从怀孕到拿到宝宝出生证遇到的"奇葩事"
新华网北京2月27日电(记者熊琳 乌梦达)建档、抢床位、社区办、派出所、保健站、医院,要想顺利办下来“生娃必备”的准生证,就要跟这么多的部门打交道,这也让人不得不慨叹,生一个娃到底需要有多拼?有专家认为,小小“准生证”背后折射行政事业“大改革”。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实现部分信息跨区域互联共享,进一步简政放权,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一张小小的准生证,牵动着无数准爸爸准妈妈的心。记者梳理了2014年经过媒体报道的部分关于办理准生证难的新闻事件,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小两口为了让娃“有身份”需要有多拼。
——办“准生证”需开“无业证明”?2014年4月,媒体报道称,户口位于南方某旅游城市的王女士在怀有6个月身孕的情况下,连续往返居委会数趟却始终办不下准生证。得到的答复是,在出生证申请表上,有“女方单位(居、村委会)核查意见”一栏。其中工作单位在先,因此应先由单位出具核查意见,然后直接到居委会办理。居委会要求,如果没有工作单位,必须证明无业,否则将无法开具核查意见。令王女士倍感无奈的是,自己早已无业,如何开具“无业证明”,这让她十分苦恼:“生个孩子怎么还与工作有关?”
——至少盖6个公章才能办下“准生证”?2014年8月,媒体报道称,北京市的一位准妈妈在烈日炎炎下,顶着孕吐跑足6个公章为孩子“搏身份”的故事引发网民同情。这位准妈妈表示,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身份证”的人,她首先到计生部门办理准生证。但刚一拿到证便被告知,需要加盖5个章才有效。其中包括社区、街道等。让这位准妈妈遗憾的是,由于丈夫的户口不在北京,这对夫妻还要返回配偶户籍所在地的计生部门开具初婚未育证明,还要加盖1个公章后才能有效。万般无奈之下,准爸爸只好跨省奔袭跑回户籍所在地,又经历了寻找居委会、拒收材料等波折后,最终才如愿盖章。
——办“二胎准生证”还需父母“离婚证”?2014年5月,媒体报道称,江苏一法院受理了一起女儿代父向母亲起诉离婚案件。30岁的孕妇小刘在办理二胎准生证时,她却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为证明她是婚生子女,办理二胎准生证必须要提供她父母的结婚证或者离婚证才行。小刘回家一问,父亲告诉她,结婚证早就丢了。无奈,小刘竟代父亲向母亲起诉离婚。
——“三不管”地带无人办理“准生证”?2014年3月,媒体报道称,家住我国中部省份某城市的付女士在购房后将户籍迁到了市内的一个社区。怀孕后,付女士为了办理准生证,将自己户籍所在地附近的三家社区跑了个遍,得到的答复全部为该小区“不归我们管”。万般无奈之下,付女士只好来到她的户籍登记地派出所求助。但工作人员告诉她,计生的事,派出所管不了。腹中的孩子已经8个月了,但办理准生证仍然毫无头绪。
尽管为了一张“准生证”,各地的爸爸妈妈遭遇了各种“奇葩事”,但各地政府同时也在改进各项工作。据媒体报道,2014年年初,湖北取消了一孩生育审批,成为继黑龙江、江苏等地之后,取消头胎准生证的又一省份。也有媒体发布消息表示,北京已经启动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试点,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在内的试点省市将共享电子信息。这意味着,相关地区的流动人口今后办理准生证时,将不再自行申领婚育证明。
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磊表示,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简化老百姓办理民生事务的手续,不仅能够为民众提供便捷,也能让有限的行政资源集中到更为重要的事务上去,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利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段成荣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亿人。在结婚、生子、就业、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都需要转变思路,简政放权。以准生证为例,一些户籍在异地的人口往往要千里跨省奔忙只为盖章成功。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完善一站式服务,开通节假日服务窗口,简化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确保流动人口群体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便利。
“生孩子遇到的各种奇葩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就这项民生工作还可以有简化的空间。”王磊表示,规定的各项手续当中,有一些手续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建立新生儿电子健康档案,但同时也有一些亟待简化,比如信息的重复确认。这暴露出目前我国各部门各种信息资源平台重复建设、彼此间信息不互联、不共享等问题。
王磊表示,以生二胎为例,办理准生证还需要在夫妻的父母户籍所在地开具相关证明。此时,如果能够通过一个较为健全的信息录入查询平台,实现部分事项的区域甚至全国联网,就可以免去许多人跨省奔波的辛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表示,进一步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个人信息的电子化储备,严格控制独生子女证等证件的发放、收回和查询制度,这些措施都可以为办理准生证提供更多的便利。从而减少对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有助于进一步简政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