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广西文化扶贫观察—— 丰富头脑,鼓起腰包(文化脉动)
广西贺州市黄姚镇凤立村村民欧桂兰正在刺绣一幅壮锦花鸟图。
本报记者 郑海鸥摄
扶智又扶志,提振脱贫信心
日前,现代壮剧《第一书记》继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巡演。该剧以一位女博士担任第一书记的两年扶贫工作生活为线索,讲述了党员干部在最基层投身于扶贫攻坚的感人故事。该剧已经在广西演出了200多场,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扶贫必须先扶志。广西玉林市兴业县文体广电局局长莫罕锋对此深有感受:“在广大贫困地区,‘懒汉’等靠要,喝着酒、睡着觉等着被扶贫的现象并不少见,必须想办法让他们思想开窍、坚定脱贫志气,这样也才能激励更多群众自力更生、提振信心。否则,还真怕出现争当懒汉的现象。”
“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不少地区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要让先进文化走进群众的思想深处,必须首先建设公共文化阵地,让活动常态化开展。近年来,兴业县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其重点放在了贫困村。目前全县92个贫困村共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70个,其余22个贫困村也建设起了舞台、篮球场、农家书屋等设施。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与先进文化亲密接触。
“以前,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总偏重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认为那里的村民才有文化需要。后来我们发现,贫困村民更需要思想文化的激励和引领,更渴望在生动鲜活的故事中体会和理解党的政策。”莫罕锋回忆,好几次送戏下乡,《懒汉脱贫》等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深深触动了农民群众,村民抱着演员边流泪边说:“人活一口气,不能继续贫困下去了,更不能辜负了党和国家的关怀。”
村民在舞台上跳跳舞、在球场上打打球,看似平淡无奇,事实上大家在一起久了,常常会互相激励,好政策、好点子、好项目大家分享,有矛盾也逐渐化解,无疑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据介绍,从2009年到2017年,广西累计安排专项建设补助资金近20亿元进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作为脱贫攻坚文化扶贫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全区共有3860个贫困村建设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占全区贫困村总数的77.2%。
开发文化资源,拓宽脱贫路子
近些日子,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濑江屯,濑江越人歌古乐展示馆每天都会迎来大批游客。展示馆由原有土墙民居改造而来,古老的花山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因子充分结合,民俗展示、鼓乐演奏、文化休闲等一应俱全。这里的山歌表演队、战鼓队和铜鼓队等原生态民俗表演队成员,均是本地贫困户,现在已经通过乡村文化旅游增加了不少收入。
2016年7月,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首个岩画类世界遗产。左江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巨大的赭红色岩画记录了距今约2000年前的祭祀场景,其独特的景观构成模式、岩画图像表达系统、罕见的作画位置和巨大的画幅规模,让其成为国内外众多游客的倾慕之地。
耀达村濑江屯的对面,是左江花山岩画群的一处高山岩画点,借助这个有利条件,当地政府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了脱贫攻坚的切入点。之前,耀达村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甘蔗,种桑养蚕及外出务工,如今仍有214户贫困户。“几年前,手工熬制的红糖有时甚至只能卖到几元钱一斤,成本都收不回来。但没办法啊,不卖出去留在手里也没用。”让村民陆正锋欣喜的是,现在他和爱人加入了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这里,我给游客展示古法熬制红糖的技艺,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一下子就脱贫了!”
“不能让农民守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继续贫困。”耀达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汉是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利用专长,他组织开发了左江花山岩画的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目前,扇子、编织、刺绣、帽子、围巾等产品销售情况都很好。
实际上,不少贫困地区的原生态民风民俗、非遗和文物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等都比较丰富,以此切入,文化扶贫大有可为。
2017年12月9日,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凤立村的贫困户欧桂兰正在绣一幅壮锦花鸟图。完成这块20厘米×20厘米的绣片,她在带孩子、做家务之余需要花六七天的时间,预计能带来300元的收入。2016年7月,欧桂兰参加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组织的民族传统织绣培训班。以前她和爱人出去打工挣钱,照顾不了孩子和年迈的老人,“现在学会了壮锦织绣,在家利用零碎的时间就能增加收入,顾家和脱贫,都不耽误。高兴着呢!”欧桂兰说。
昭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广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17087户近7万人。不过,这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黄姚古镇、传统壮锦、古法酿酒等声名远播。“依托黄姚古镇每年近两百万人次的游客量,发展壮锦、酿酒、山歌、民乐等非遗,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又能让老百姓掌握文化技能、带来收入,岂不是一举两得?”昭平县委常委、副县长刘瑜明说。
2016年7月开始,广西民族传统织绣培训班开班,昭平县6个贫困村40名家庭妇女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文化企业回收她们的织绣半成品,加工成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进行销售。以此,留守妇女成为专业绣娘,家乡就是就业基地。在广西全区,依托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文化技能扶贫模式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地区群众的致富能力。
据悉,广西评选和扶持了17个贫困县为自治区首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示范县(市、区),特色文化旅游、民族民间工艺品为主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扶贫需保持耐心、循序渐进
“导致贫困的深层问题是思想上打不开,限制了眼界,阻碍了脚步。” 昭平县黄姚镇新寨村第一书记黄庆峰切身体会到,必须通过文化的浸润,让贫困群众解放思想,从而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来自广西的数据显示,在桂林市临桂五通镇,1000多户5000多人从事农民画创作,年产值超2亿元,农民画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在钦州市,非遗坭兴陶进行产业开发,年产值达到四五亿元,带动了5000多人就业、创业。
其实,在许多老、少、边、穷的深度贫困地区,最大的地方优势资源之一,或许就在于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民俗手工艺等,围绕优势做文章,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对利用特色文化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难免会出现“守着金山银山没饭吃”的资源浪费尴尬。
不过,文化扶贫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既需要完善通水、通电、通路、通网,解决道路硬化、桥梁修建、水利工程等基础性问题,又需要保持一定耐心、循序渐进,在可持续开发、特色开发和见长效上下功夫。防止出现急功近利而导致的重开发轻保护、规划性破坏、千村一面等问题。
刘瑜明介绍,昭平县的“壮绣坊”即将建设完工,一楼是壮绣的展示馆,二楼是技艺培训场所,以此将文化扶贫工作常态化推进,发挥长效作用。不过,如何让绣娘手中的壮绣元素更加突出壮族的特色,而非单调的花草树木?如何让农村绣娘不只是机械地刺绣产品,而是提升她们设计、创作、拓展市场等方面的能力?……解答各地非遗衍生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还期待着更加深入的工作予以推进。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非遗保护和传承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广西多措并举、扶志扶智,探索出了具有丰富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扶贫惠民发展路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严霜说,为了使贫困地区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将继续努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