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拔穷根”——南宁市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和雨露计划纪实

05.08.2015  17:27

教育扶贫“拔穷根”

——南宁市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和雨露计划纪实

  本网南宁讯 (张林忠)2014年6月,自治区出台《关于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若干意见》及配套的4个文件以后,南宁围绕“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总体目标,突出抓好扶贫雨露计划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和雨露计划实施,全力扶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业,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取得了良好成效。笔者获悉,2014年,南宁市获得中央、自治区切块到县财政扶贫资金10019万元,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和雨露计划扶贫培训18781人,补助资金1942.29万元,教育精准扶贫和雨露计划培训占2014年中央、自治区切块到县财政扶贫资金比例19.39%。为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和提高贫困地区发展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建立教育精准扶贫来“拔穷根”

  黄宁是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排其屯教育扶贫对象,由于父母双亡,姐弟二人相依生活,家庭条件非常困难,在2013年,该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华北科技学院录取(大学二本),面对高额的学费他曾考虑放弃学业。当地扶贫部门得知情况后,及时为他申请的雨露计划扶贫培训补助资金5000元圆了大学梦。

  据介绍,通过建立教育精准扶贫责任机制,扶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业,是广西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创新。为了使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惠及每个贫困家庭,南宁把相关扶贫政策纳入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分工方案,瞄准扶贫对象,优先享受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入学补助、高等学校本科专科国家助学金等由教育部门负责,实施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业的学历教育扶贫培补助由扶贫部门负责。同时把扶贫部门列入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支持培育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真正做到让教育精准扶贫来“拔穷根”,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摸清底数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培训

  邕宁区是自治区级贫困城区,现有贫困人口42715人。作为一个典型农业城区,近年来,邕宁区坚持把加强实施“雨露计划”学历教育、农民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作为实施扶贫战略措施来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全城区30个贫困村有50多名村干部参加了贫困村“两委”干部培训班,强化贫困村“两委”干部基层管理能力、带领村民致富能量。2011年以来,邕宁区“雨露计划”项目共资助105名贫困学生,投入助学资金39.3万元,其中,资助考上一、二本大学新生61名,投入助学资金30.5万元;2011年以来,邕宁区开展园林绿化苗木、百香果、中药材、火龙果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78期,培训贫困人口7410人次。

    为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政策,2015年上半年,南宁市扶贫办依托广西农村贫困对象建档立卡系统,从2014年底全市136686贫困户中,筛选分析甄别教育精准扶贫培训对象147517人。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高中毕业8597人,初中毕业生16344人,报考各类大专院校的6904人。其中报考本科的3209人,报考高职高专的2335人,报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1360人。同时,还对2014年“两后生”及贫困村劳动力(16-55周岁)进行了人数分析,2011-2014年全市“两后生”毕业后务工人数为25562人,接受过扶贫技能培训的人数为5680人,占总人数的22%;30-55岁之间的劳动力共有224352人,其中在家务农的有118545人,外出务工的有105807人,参加过扶贫技能培训的人数约为43247人,占总人数的19%,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精准帮扶,加大贫困村新生劳动力扶贫培训力度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依据。

  教育扶贫培训助贫困学子圆梦

  梁惠华和马新媛是南宁市第一职业学校2010级中式烹饪班的学生,由于家庭非常困难,在求学期间两人曾多次面临辍学,但后来她们在学校申请了广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学历教育的贫困助学金,连续两个学年都得到了南宁市扶贫办下拔的助学金,使她们顺利的完成了学校的学业,并且双双在2013年考上了广西师大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攻读本科。辅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不仅让寒门学子有了继续求学的机会,也让他们有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4年以来,南宁重点推进优先享受教育资助项目和扶贫培训补助项目。在推进优先享受教育资助方面,为了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市教育部门着力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在广西最早探索实施助的“统一管理、银行代发”的学生资助机构集中统一发放管理的“南宁模式”,畅通了助学金支付渠道,极大地防止专项资金被套取、挪用和滞留等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确保助学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人。据统计,2011年-2014年各类学生资助项目投入资金17.79亿元,受惠学生(包括奖、助贷项目)人数139.87 万人次。

  在推进扶贫培训补助项目方面,各级扶贫部门制定工作计划,扶持资助贫困家庭女子上学就业,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依托党员干部结一联五,定点帮单位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各县区、乡镇落实定户、定人的教育精准资助扶贫脱困机制,对帮扶对象在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全程跟踪,直至其完成学业和就业。2014年以来,每年升学考试结束后,集中开展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印制宣传资料发放到学校、贫困村贫困户,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报刊和网络、移动短信平台、专题报告、海报、宣传册等形式开展宣传,使教育精准扶贫培训补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2014年以来,全市扶贫学历教育培训补助做到了应补尽补,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稳步开展。

  严格把关防止扶贫对象“脱靶漏靶”

  2012年,宾阳学员覃作明参加了南宁第一职业学校在五象校区组织的电工上岗证的培训班,经过培训,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考试,获得了电工上岗证,实用的电工技能让他从培训前打杂工月收入一千多元,到培训后承接水电安装工作,月收入达上万元;2012年第二期,该校中式烹饪班马山学员何卫,从学校学习了中式烹饪知识并考取了初级中式烹调师后,利用这项一技之长开起了一家小饭馆,如今生活越发滋润……

  在资助对象方面,南宁严格限定扶贫培训资助对象范围。以广西农村建档立卡扶信息管理系统为识别认定依据,对全市在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读于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的学生和参加技能培训的青壮年劳动力和对“十二五”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224个贫困村中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的非在册贫困户,经所在村委会证明、驻村工作队签署意见,认定为贫困村中非在册贫困户纳入资助对象范围。对照识别系统、审核认定,防止资助对象瞄准“脱靶”错漏现象;另外南宁还对申请程序进行严格审批,对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职业学历教育、短期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申请审核审批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此外,严格监督检查,扶贫培训资助项目由县区扶贫部门实施,补助资金由切块到县区财政扶贫资金解决,市扶贫、财政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负责督促检查,对实施“雨露计划”扶贫培训的过程中的宣传发动、接收报名材料、审核公示、资金发放等环节,加强了监督管理,从程序上规范项目操作。2015年,南宁还推行了网上申报和以奖代补计划,不断规范项目实施。

  教育精准扶贫和雨露计划继续深化

  通过对贫困地区家庭就读于大学、中职或高职的子女提供学历教育资金补助扶持,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并帮助和推荐他们实现稳定就业,获得较高的收入,是从根本上实现消除家庭贫困的一种有效扶贫开发方式。

  下一步,南宁将以农村贫困户家庭子女和中青年劳动力为主要对象,扶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业,转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提升发展能力、促进稳定增收,以贫困家庭子女学历教育资助和中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完善贫困家庭子女优先享受教育资助和实施扶贫培训补助体系,全面落实贫困家庭小学、初中寄宿生活补助和国家助学金补助等特殊补助政策;强化大学本科、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扶贫培训补助措施,做到应补尽补;适应扶贫培训新机制,积极探索加强短期职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数据说话

  2014年南宁获得中央、自治区切块到县财政扶贫资金10019万元,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和雨露计划扶贫培训18781人,补助资金1942.29万元,教育精准扶贫和雨露计划培训占2014年中央、自治区切块到县财政扶贫资金比例19.39%。其中,学历教育补助4103人,补助资金1521万元,学历教育补助占切块到县财政扶贫资金的15.18%,占雨露计划扶贫培训资金的78.31%;短期技能培训1213人,补助资金361.2万元,占切块到县财政扶贫资金的3.61%,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3465人,补助资金60.09万元,占切块到县财政扶贫资金的0.60%。市本级财政安排资金17.42 万元,开展贫困村“两委”班子培训224人次。2015年预留教育精准扶贫和雨露计划培训切块到县财政扶贫资金2100多万元,比例比上年度有所增加。教育精准扶贫成为全市实施精准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提高贫困地区发展能力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