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故宫珍宝里的广西印记

05.03.2019  18:00

12扇紫檀木边架漆地嵌象牙广西府州图围屏整齐排开,引人注目。


近期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乾隆皇帝——故官博物院文物特展”吸引了众多目光。此次特展精选了94件(套)与乾隆皇帝密切相关的文物,包括工艺精美的朝服、精雕细琢的玉器、釉润纹美的瓷器、家具、文房用品等,大多数藏品是第一次走出故宫面向公众展出。为了让展览更加贴近广西的人文地理,展品中不乏与广西相关的宫廷文物,如广西府州图围屏、壮锦、广西籍官员的墨宝等,集中诠释了清代广西的历史人文风貌。

在展览专为广西而设的“物华人杰”单元,12扇紫檀木边架漆地嵌象牙广西府州图围屏整齐排开,引人注目。“这套围屏一直存放在故宫库房中,之前仅出版过图录,这是第一次走出故宫,展出的首站就是广西。”据故宫博物院专家介绍,围屏共12扇,每扇高194厘米、宽45厘米,围屏嵌银丝夔纹紫檀木边架,各扇以铜挂销相连,上方眉板为牙雕花卉,屏心以染色牙雕描绘乾隆时期广西11府和1州的风土人情,腰板为各府州概说,裙板则为各式博古图,眉板、腰板、裙板皆有玻璃罩。此前曾有推测,这套围屏是清乾隆初期由广西制造的贡品。不过,据清代宫廷造办处档案记载,围屏乃宫廷造,原始画稿很可能是清代广西官员提供,再由宫廷画师在此基础上加以描绘。

广西之名始于宋代,清朝在此地设广西省,治桂林。据《清史稿·广西地理志》记载,乾隆时期广西的行政区划包括桂林府、平乐府、梧州府、浔州府、南宁府、思恩府、镇安府、柳州府、庆远府、太平府、泗城府和郁林州,共计11府1州。围屏屏心上广西秀雅清丽的山水和人文风情历历在目,各府州情况亦用简练语言概述,其中南宁府曰:“唐开五管,旧为邕州,至泰定初改南宁,内制广源,外控交趾,万山环峙,积翠参天,亘数百里,势若星拱。”堪称一部浓缩的广西地方志。特别的是,围屏上所出现的南宁府、桂林府、柳州府这些名称被延用至今,而南宁府屏心右上角的昆仑关以及桂林府的象鼻山依然存在……这些广西观众熟悉的名称、风景也让大家在参观时更能产生共鸣。

壮锦是中国壮族传统手工织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据广西文物专家蒋廷瑜介绍,壮锦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唐宋时代,盛行于明清时期,其生动的图案、斑斓的色彩、严谨的结构,充满了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使其广受青睐,更在明清时被列为朝廷名贵贡品。故宫博物院收藏了若干幅清代乾隆年间的壮锦贡品,而此次展览也使得深藏于故宫的6幅壮锦回到家乡。

记者在展厅中看到,万字朵花纹壮锦吸收了汉民族文化并融入壮族审美特点织成了寓意万福万寿绵延不断的“万寿锦”。壮族文化中生育之神花婆姆六甲(米洛甲)送花谁家即得子女,锦上的六瓣朵花生动反映了壮族架桥求花(子)的原始朴素信仰。壮锦图案累积了历代的审美共识,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将民族的生活文化历史代代传承。

此次展览还展示了那些出生或生活在广西的清代名人作品。冯敏昌为清代乾嘉时期鸿儒,曾参与《四库全书》编纂,展览特别展出了冯敏昌的手书对联。行书对联“动念即应思改过,得闲何不再看书”,用笔随和,笔画有魏晋风韵,独具淳雅之意;隶书对联“人得遨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为其代表性书体之一。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赵翼曾出任广西镇安知府,任职期间,他推崇当地少数民族用歌声抒发情感,并写有《土歌》,描述当时歌圩景象。

广西优美的山水风光也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脍炙人口的文章。曾两次游历桂林的袁枚,曾写下“奇山不入中原界,走入穷边才逞怪。桂林天小青山大,山山都立青天外”,“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等描写桂林山水的诗句。而此次展览展出的《袁枚致静岩一别札》,更加诠释了袁枚对桂林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