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各地群文工作者探讨“创新与实践” 南宁全民艺术普及经验获点赞

25.05.2018  16:02

杨建伟的讲座有很多干货 本报记者 宋延康 摄


本报讯(记者 黄璐燕)2018年“5·23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南宁)系列活动近日在南宁主会场相继展开,来自全区14个地市的与会代表参与了一场“新时代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创新与实践”工作交流会,在了解南宁做法后,各地群文工作者纷纷为南宁经验点赞。

交流会中,贺州市群艺馆馆长莫波对22日晚举行的南宁市全民艺术普及成果展演印象深刻,“演出主体不仅有基层群众,还有残疾人、青少年等弱势群体,这表明南宁全民艺术普及覆盖面广。”莫波说道,“其实广西各地群文工作者一直在关注南宁经验,一个是形成了多级联动,令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能自上而下贯穿,这方面许多地市做得不够到位;二是创新品牌是最值得大家学习的,比如‘百姓大舞台’周周演、‘文艺志愿春风行’等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力,这些值得其他13个地市学习和借鉴。

钦州市群艺馆馆长陈懿表示,他是切身体会到了群众对于艺术普及的支持和喜爱。“我是23日一早,大概7点40分来到南宁市群众艺术群的,但这个时间,我发现已经有二三十名群众在馆内等电梯,准备去教室参加免费公益培训课,这个细节让我震动。可以感受到群众对于艺术追求的积极性很高。

我觉得一是因为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新馆硬件条件好,各种设施齐全;二是这里的师资力量雄厚,群众在这里享受到全民艺术普及的快乐。”陈懿分析道,“新馆和民歌湖大舞台,就是南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双翼。南宁经验可以作为典型在全区推广。

南宁全民艺术普及规模大、基础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还有许多文艺志愿者积极加入,走村串寨开展艺术普及工作,这些做法都非常好。”桂林市群艺馆馆长孙小良说道,最令她刮目相看的是,南宁市群众馆正好在地铁口旁边,大大方便群众出行,增加群众前来参加各种公益培训的积极性。

此外,广西群众艺术馆馆长覃广周也对南宁市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给予好评,他表示:“今年广西群艺馆在南宁组织开展‘广西尼的呀’快闪活动‘舞动广西’全民艺术普及展演活动大获成功,都得益于南宁市对业余文艺团体辅导、管理以及全民艺术普及等工作做得好。

●相关链接

杨建伟分享创作经验

好作品要细腻要精致,还要给人希望

本报讯(记者 黄璐燕)“人物性格对了,怎么演怎么对。”“一个作品,你站的高度矮了,写出来的东西也高不到哪儿去。”“贴标签是写作的一大禁忌。”……24日上午,作为2018年“5·23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南宁)系列活动之一,著名笑星、广西艺术创作中心戏剧曲艺部部长、国家一级演员杨建伟作为授课专家,给来自全区14个地级市的群文工作者及广大市民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文艺创作普及专题讲座。

杨建伟从事戏剧曲艺创作表演二十多年,结合自己的经验,他在讲座中分享了多个采风中所闻所见的好故事,如何让一个好故事变成舞台上一个好作品,杨建伟认为创作的细节很重要。他举例说:“家喻户晓的《懒汉脱贫》这个作品,很多地方都演,大家注意到没有,在懒汉这个人物的设置上,有些演员刻意去穿得破破烂烂的,但其实在故事里,这个人物身上所穿的大多数是被捐赠的衣物,它们并不破旧,只是不合身。这个细节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是对人物性格的揣摩,人物性格对了,怎么演都对。

杨建伟说,文艺创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如年轻人菜市里买个菜,如果你在舞台上演找零钱的戏,肯定不能像过去一样四处摸口袋找出几块钱,“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这个情境的设置一定更真实,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讲座中的杨建伟根本坐不住,他边讲边演,把一对夫妻的日常对话、一对老年夫妇到医院就医的情境,用接地气的台词及丰富的肢体语言,演绎得惟妙惟肖,现场掌声不断。

短短90分钟的讲座让到场嘉宾和市民意犹未尽。杨建伟总结说,无论是小品、戏曲还是其他舞台艺术,创作的思维不要千篇一律,“你的思维决定了作品的本质,我们要带着正能量的心态去创作,对作品的要求要更细腻更精致,还要给人希望”。

讲座最后,杨建伟回望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创作表演经历:“用当下很时髦的话说,我不忘初心,就是想好好地演戏,不为功名。当然,这是我的饭碗,正是因为如此,工作不能应付,创作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