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文化专项资金存在浪费现象:烧政府的钱没商量
兴建奢华文化设施、违规使用资金、部分基层文化设施成摆设……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一些文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存在漏洞,亟待完善资金使用方式,加大监管审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惠及民众。
2014年12月28日,北京市文联元旦春节期间组织书画家走基层文化下乡活动在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求贤村举行。
资金浪费三大现象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下拨大量文化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北京市自2012年至2015年每年设立了100亿元的文化创新发展专项基金,这些资金对促进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据广东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自2009年开始,省级财政每年投入2亿元,设立“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该专项资金至2015年已增加至4亿元。同时近年来省级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支持了14项文化改革发展重点工作项目。
但记者调研发现,多地文化专项资金存在浪费现象:
——兴建奢华文化设施,支出超标。南方沿海某市一位分管文化的副秘书长向记者表示,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建设奢华楼堂馆所的路被堵死,但是一些地方的奢华文化场所却不少,造成大量浪费。
在广东省,一个利用老房子改造的文化馆耗资达8000万元。记者在这里看到,文化馆设有钢琴室,还提供一对一教学,隔音玻璃的用材都是德国进口,而这些设施的利用率并不高。
记者调查的一些大中城市的新区,耗资数亿元的大剧院、图书馆被誉为当地的“标志性文化工程”,但是却看不到几个市民。
——违规造成浪费。一位文化界人士坦言,他所了解的一个大城市,出于种种考量,临时上马大型音舞诗剧,违反相关资金使用规定,理由是“急事先办,事后决算”,但效果一般,浪费严重。
——部分基层文化设施成摆设。有乡镇干部说,一个街道、村,花上百万元建设社区图书馆、农民书屋,每天开馆时间是上午九点半至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半至四点半,一共4个小时,但这时候青壮年都在外工作,哪有时间过来看书?人员工资、采购费用支出巨大,实际效果非常一般。
广东一位基层官员表示,很多文化活动是政府想出来的,与群众实际需求有差距。我们在调研农家书屋时发现,有的书屋摆放了许多收藏瓷器的书、画册,而且都是很贵的“大部头”,没人看就成了摆设。
基层干部群众反映,送电影下乡上面定了指标,可是还沿用过去的放映队模式。因为片源陈旧,村民不买账。以广东省一地级市为例,原来放映一场给350元,但现在这个价格根本招不到标。当地将两个村并在一起放,一次放两场。这样下一次村,收入就从350元变成1400元,这才勉强招到标,可是放了也没多少人看。
资金管理使用不当
记者调研了解到,当前文化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存在盲目使用、补贴不当、存在腐败空间等问题。
——“先有钱、再找事”易产生资金浪费。北京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和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北京文化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单纯追求文化产业GDP的倾向,“先有钱、再找事”容易产生资金的浪费、错配,2012年至2013年度文化创新发展资金有18.3亿元沉淀闲置。
——多补贴国企和关系户。一位参加专项资金评审的处级干部告诉记者,补贴的企业存在两个倾向:民营企业多是关系户,还有一部分给了国企和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多是领导的关系户;而获得补贴的国企和事业单位,很多从事的与真正的文化产业相距甚远。
记者发现,在2013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分配中,相当一部分获补贴的是各地市的报社、电台、电视台。
北京市某民营文化企业公关总监彭先生说,不少文化项目变成“烧政府的钱没商量,揩政府的油不担忧”。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研究学者张铮坦言,一些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并非为发展文化,只为攒项目、要补贴。
——存在腐败空间。相关部门审计发现,文化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科学性、准确性不高;区县、部门对项目监管不到位,存在擅自改变支出用途、支出超标、违反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规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合规等问题。
广东某地政府负责人表示,各地普遍缺少对文化发展资金的科学预算评审,在资金使用中缺乏有效监督,一些项目可以随意改变支出用途,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也经常不合规。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说,目前来看,文化专项资金的体量相对其他产业资金小一些,但省级财政和各市累计起来每年也不少。如何分配使用这部分资金,值得关注。一些地方有超过10个部门(单位)参与文化专项资金分配,导致多头管理、交叉重复,整体统筹力度不够。
专家支三招
业内人士表示,文化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不当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未真正到位,重大事项和重大资金使用尚未建立起决策科学、执行有力和监督有效的依法行政程序。他们建议:
——加强预算执行资金的监管和绩效管理。中山大学财税系主任林江等专家表示,各地应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预算执行资金的监管和绩效管理。北京市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琪表示,资金具体使用单位必须具备从事文化领域相关工作的职能或资质,同时应对增量资金中某些类别的支出进行压缩,重点压缩大型节庆晚会、论坛展会及大制作项目开支。
——改直接补贴的方式为发放文化消费券,让群众自由选择。韩志鹏说,发放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是高效率的办法,且存在腐败的可能。建议未来改变这种补贴方式,可考虑直接给市民发放文化消费券,把选择权交给群众,让各类企业主体公平竞争。
——资金使用上注重贴近性、实用性。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标准研究中心主任闫贤良说,文化设施决不能成为政绩工程,要充分考虑实际需要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承受能力,贴近百姓的文化需求。(记者 关桂峰 叶前 乌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