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无人村”:庭院杂草丛生 家具整齐却落满灰
新春走基层
开栏语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在这样一个时段,当代生活报派出多路记者到基层,走到街头巷尾,走到社区,走到农村,走到百姓家……把镜头对准普通群众、聚焦平凡人物,用笔、用相机、用心记录城乡基层的可喜变化,带着真情去感受、去倾听普通人的心声,讲述老百姓身边最真实的故事,给大家奉献出充满人情味、家常味与年味的报道。
记者即行者,我们永远在走基层的路上。无论你有没有留意,我们一直在你身边。
屋舍完整,庭院里却杂草丛生 家具摆放整齐,却落满厚厚的灰尘
探访“无人村”
村庄里的石板路。
核心提示
今年元旦期间,一群驴友骑行到南宁五塘镇一个名叫“公马坡”的小山村,发现这个村庄大白天居然空无一人,许多居民的院子里杂草丛生,家具落满灰尘,明显已很久无人居住,整个村庄如同一座“鬼村”。回城后,驴友们把在“鬼村”拍摄的照片发到网上,引起不少网友关注。这个村的村民哪去了?是城镇化规划下的整村搬迁?村民们现在生活情况如何?带着这些疑问,日前,记者驱车前往公马坡,探访了这个被驴友称为“鬼村”的村庄。
路途崎岖
8公里的山路 汽车开2个多小时
出发前,尽管记者已有心理准备,山村的道路肯定比不上城里,但记者还是没有料到,从五塘镇到公马坡的道路,竟是如此的崎岖和险峻。
1月14日10时,记者刚开车到达五塘镇,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根据导航和驴友网上发布的路况照片,记者沿着从五塘镇到西云江水库的一段水泥路,转到了一条崎岖的小道。记者驾车在这条小道上行驶时有些心惊胆战,因为汽车两侧不时会被路边灌木丛刮擦,如果两车交汇,必须有一方后退,找一处稍微“宽阔”的路段让车。小道路不宽还是小事,随后的路况越来越泥泞、险峻,多处地段布满“黄泥塘”,车轮数次在泥水中打滑。随行的同事不得不一次次下车,步行前去探路。就这样走走停停,汽车终于在12时15分到达了村庄,短短8公里的山路,汽车竟然行驶了2个多小时。此时,汽车两侧的窗玻璃已沾满了黄泥。
让记者有些纳闷的是,记者进村全程不仅没遇到一辆汽车,连个步行的村民都不曾看见,路途中仅遇到过五六头黄牛,在路旁悠闲地吃草,却看不到牧牛者的身影。
村民感慨
难得有外人来,连小偷都嫌太偏远
来到村口,令记者吃惊的是,在网上盛传的“鬼村”——公马坡,记者却看到,一大群男男女女正在一棵大树下焚香烧纸,面前摆着鸡、水果、糖饼等供品。
见到记者的车辆进村,村民同样感到惊讶不已。“你们是哪里来的”、“找谁呀”、“这种天气,你们能把汽车开进村,真厉害”……村民们围上来,纷纷询问记者。
原来,当天是村民李日冠的母亲过66岁生日。尽管她年纪不算长,可在村里辈分较高,按照传统,移居在外的村民纷纷赶回村子为她祝寿。看到记者,村民们不由纷说地把苹果、糖饼一个劲地往记者怀里塞,一些年纪大的妇女,还热情地唱起了迎客的山歌。虽然记者听不懂山歌,但被村民们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刚才开车时的紧张顿时消除了。
这时,突然冒出数条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狗,一溜小跑奔向记者,亲热地摇头摆尾。村民们安慰记者说,不用怕,村里的狗从来不咬人,它们不负责看家护院,而是留守老人的伙伴。
记者从村民口里了解到,公马坡距离五塘街大约有12公里,其中4公里是五塘到西云江水库的水泥路,剩下的8公里,则全是夹杂着石块的土路,一到雨天泥泞不堪。“村里一年到头难得有外人来,连小偷都嫌太偏远”,村民说,这里几乎与世隔绝。仅有这条与山外相连的乡间小道,尽头就是公马坡。
全村共有17户100来口人,只有“滕”、“李”两个姓。该村基本没有粮田,有1000多亩山林,主要经济来源就靠种植桉树。
村里留守的居民不多,老人只能与狗为伴。
暂别故土
不少村民为了孩子读书搬到了镇上
以前,公马坡有个教学点,大约10年前撤点并校,学生被统一安排到五塘镇中心学校。说起来教学条件是好多了,可是却带来了新的问题。“12公里的路程,对于年龄只有几岁十几岁的小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大难题。”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陆续有村民为了孩子读书,搬家到五塘镇租房子“陪读”。精明者做起了小生意,没有经商头脑的,也就揽个清洁工的差事做做。
该村居民没有出远门打工的习惯,李日冠目前在南宁市区当司机,每天在市区开面包车送货,算是移居比较远的了。至于驴友反映说该村大白天空无一人的情况,李日冠说,其实村民并没有全部搬走,还有几位留守的老人。“村子周边有多口鱼塘,老人们平时就住在塘边的老屋里。”
记者抽空在村里转了转,发现家家户户都房门紧闭,许多却连锁都没有,随手就能推开。进门一看,有的院子里杂草有10多厘米高,看上去很久没人清理过。客厅里的木沙发、钟表、暖瓶、水壶摆放整齐,但落满了厚厚的灰尘。房屋之间的巷道,地面上长有一层绿色的苔藓,一脚踩上去,稍不留神就会摔倒。一些参天古树的残肢断臂处生出了类似木耳、蘑菇等菌类植物,伸手就能采摘到。走了一圈,整个村落给记者的感觉就是破败、荒凉。
如今,这个村庄只有在重大节日才会恢复昔日的生气,如春节期间,所有在外打工、上学的人都会赶回来,还是很热闹的。
按说老人过生日同村族人都特意回来庆祝,中午主人家起码应该摆几桌宴席才对,可是当日李日冠和他母亲居然连火都没生。原来,由于家里长期无人住,村民家的厨房,都已失去了接待客人的能力。李日冠说,等祭祀仪式结束后,全部乘坐一辆皮卡车,到五塘镇的饭馆摆宴席。
居民院落里已长满了青苔。
实际情况
仍在村里留守的不过两三户
公马坡的路这么烂,为什么不水泥硬化?当日下午,记者走进五塘镇五塘社区居委会办公室,采访到负责包片公马坡的副主任滕迅祥。
得知记者来意,滕迅祥表示,社区多次想把公马坡道路硬化列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可是却难以落实。需要硬化的路段全长7公里多,每公里至少需要25万元,再加上排水沟等配套措施,每公里得30万元以上。这么一大笔钱,尽管政府财政可以出资70%,可是另外的30%仍要由村民集资。公马坡总共不到20户人,按总价200万元算,每户要分摊好几万元。“如此以来,村民就算出得起这笔钱,那还不如在五塘镇或者南宁买套房子。”滕迅祥说道。
据滕迅祥透露,公马坡村民在五塘镇买了房的至少有7户,另外还有几户在南宁市中心购有住房,再减去几户出来租房的,实际仍在村里留守的不过两三户。村民们大都认为没有必要花那么多钱去修路。
此外,即使路面全部得到硬化,今后的维护也是个大问题。“公马坡周边的山林种植的桉树只有1000多亩,另外还有5000多亩属于高峰林场,到了砍伐的时候,大批满载林木的农用卡车,也要经过那条唯一的进山道路。目前,五塘镇到西云江水库的水泥路,多处出现裂痕,一旦公马坡修了水泥路,难免会重蹈覆辙。”
滕迅祥表示,农村居民城镇化是一个趋势,符合广西关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6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的战略方针,并且“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在此情况下,公马坡的道路到底还要不要修,下一步可以组织村民代表另行商榷。
【下期预告】
村民们不愿留守村庄,导致公马坡形似“无人村”,被网友误以为是“鬼村”,此情此景令人唏嘘。这或许是“空心村”的一个典型样本,也有一些村庄正在努力改变“空心”的现状。村民们通过自己的智慧,让年轻人们都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改变老人无人照顾、孩子远离父母的状况,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尽请期待当代生活报明日报道。(王建伟/文 何学俏/图)
[责任编辑: 徐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