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奖获奖作品揭"血汗海鲜"工厂内幕

22.04.2016  13:19

  一名在印度尼西亚本吉纳岛被非法奴役的渔民(右)被囚禁在铁门内

  采写“血汗海鲜”工厂报道的4名女记者

  近日第100届普利策奖揭晓,美联社关于东南亚“血汗海鲜”的报道荣获新闻类“公共服务奖”,东南亚渔业系统普遍存在的强迫劳动、滥用奴工问题,以及成百上千在海鲜捕捞行业饱受奴役、虐待奴工的悲惨命运,受到广泛关注。

  从1917年到2016年,普利策奖经历了百年的历程,代表着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也成为备受世界新闻界关注的重要奖项。

   血汗工厂

  普利策评选委员会称,该系列报道揭露了印尼、泰国数千名工人遭受奴役的悲惨遭遇,并最终促使2000余名工人获救,推动东南亚渔业开展全面改革。

  据报道,美联社4名女记者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跟踪调查东南亚“血汗海鲜”工厂用工行为,共形成10篇调查报道。报道披露,没有人身自由的“血汗”劳工长期被迫在印尼、泰国的海鲜工厂劳动。这些劳工来自东南亚各国,主要来自缅甸,他们被囚禁起来被迫从事艰苦工作,有的甚至被关在笼子里。

  在印度尼西亚本吉纳岛,近2000名东南亚渔民被非法奴役,这些劳工大多来自缅甸,当初与劳务公司签下合同后,被骗到本吉纳渔场,每天工作20~22个小时,而报酬微乎其微,生存条件极为恶劣。不仅如此,还被船主拳打脚踢、施暴,甚至有5名劳工被关在笼子里。

  其中一篇报道中提到,一家“血汗工厂”内禁锢了近100名缅甸劳工,其中不少是要站在椅子上才够高的童工,他们在这里没有姓名,只有编号,不论伤病每天都被迫工作,过着与奴隶无异的生活。他们长期把手泡在冰水内,剥掉虾的头尾和外壳,不少人双手因为被刺到或过敏而伤痕累累。

   重获自由

  多个国家的海关记录显示,这些“血汗海鲜”经泰国出口商卖到全球各地,包括沃尔玛、阿尔迪等欧美大型零售商和餐厅。

  一名从“血汗海鲜”工厂逃出来的缅甸工人表示:“美国人、欧洲人吃我们处理过的海鲜,他们应该记得我们,知道海底的尸骨堆成了山。”对报道产生的影响,这名工人表示:“最大的回报就是被贩卖出来的所有工人现在都能回家了。

  上述报道推翻了海鲜加工业界所谓“血汗工厂”问题早已得到解决的说法。为了解救这些悲惨的劳工,一群美联社的记者历经一年多的明察暗访,终于将这个惊天的秘密公之于世。而这篇解放2000多名劳工,促使东南亚渔业全面改革的报道,当之无愧地获得了今年普利策金奖公共服务奖。

  当地时间4月18日,2016年普利策奖行政官迈克·  普赖德在哥伦比亚大学宣布美联社获普利策公共服务新闻奖:“获得公共服务奖的作品是关于渔工遭受奴役的调查报道。该报道帮助2000名劳工重获自由,美联社获得今年的普利策金奖。

   现代奴役

  “血汗海鲜”令人发指,在这一古老行业中被奴役的东南亚、南亚人值得同情,但人们不应忽略一个常识,即相对于较“原始”的海鲜捕捞、加工业,劳动密集型的“现代”工厂和需求量巨大、市场广阔的跨国品牌,在这个问题上积弊更多,流毒更广,问题更严重。

  早在20年前的1996年,《生活杂志》(LIFE)就刊登了大名鼎鼎的耐克公司在巴基斯坦工厂使用童工、奴工的著名报道《带血的足球》。在东南亚、南亚多家跨国知名运动品牌的工厂里,工人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墙上贴着“不得交谈”的禁令,每日劳动所得不够在超市里购买一公斤鸡肉。

  在孟加拉国、柬埔寨、缅甸、印尼等国,为欧美知名品牌代工的纺织厂、服装厂将数以百计、千计的工人关在巨大的、缺乏最基本安全措施的工厂内夜以继日地劳作,造成大面积中暑、火灾、工厂建筑倒塌等恶性劳动事故频发。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国发生成衣加工工厂大楼倒塌事故,导致至少380名劳工丧生,涉及加拿大罗布劳、英国普里马克等多家国际知名品牌,一度引发全球媒体广泛关注和众多唏嘘。

   语带唏嘘

  在《带血足球》报道发出后,法国《队报》曾在几年时间里做过多次跟踪报道,指出当诸多国际品牌在南亚、东南亚普遍存在奴役童工、奴工现象,覆盖面西起阿富汗,东至印尼。“许多村子里唯一的‘现代产业’,就是让孩子们缝制他们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的手缝真皮足球”,而这样的现象直至今日,还被一些国家、地区,以及许多受益行业、企业和品牌以“产能向劳动力廉价地区转移”的时尚“包装”堂皇引进、推广着。

  报道称,在得知获得普利策奖之后,这篇报道的其中一名记者罗宾·麦克道尔代表整个团队发言:“这是一个盛大的庆祝,我们十分高兴。全体工作人员都很高兴,但是有一点小悲伤,因为渔船上还有很多的劳工即使是被救的劳工们也可能会重蹈覆辙,很多人都很贫穷。

  综合新华社、《羊城晚报》、中新报道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