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热字之六:韧
李克强热字之六:韧
有许多字可以作为衡量一个经济体乃至全球经济的指标。比如:股市、汇市及大宗商品价格“涨”还是“跌”,进出口“多”还是“少”,预期增速“高”还是“低”,复苏进程“快”还是“慢”。
这些字,国务院在调控宏观经济时当然需要时时关注,总理也经常把它们挂在嘴边,作为研判经济形势的重要依据。但还有一个字,涉及经济的更深远层面和更厚重的含义,李克强格外看重,并高频提及——那就是“韧”。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经济拥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李克强在国内外众多场合给出他对中国经济的核心判断。
正是这样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塑造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如此基本面,加上本届政府采取的政策既利当前兼顾长远,即便有少部分中外学者、机构对当前中国经济仍存有这样或那样的疑虑,但对中长期基本面向好看法从未发生动摇。较为普遍的共识是:中国有能力防范经济出现大的起伏,不会出现硬着陆。
所谓内在韧性,一方面如总理所言,中国地域幅员辽阔且产业类型多样,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业不兴那业兴,经济的支撑并非独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韧性;另一方面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正在深入推进阶段,蕴含着扩大内需的强劲需求。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的结构性改革,可以充分挖掘经济潜在增长率,同时也使实际增长率尽量贴近即期的潜在增长率,从而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中国经济正在呈现的一些深刻变化,进一步揭示了这种韧性。国内外的经济分析都注意到,尽管中国GDP增速在放缓,但就业却相当坚挺。2015年,中国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超过1300万,2016年1月的最新调查失业率为4.99%。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却逆势增长,这颠覆了过去只有高增长、高通胀才能带动高就业的传统认知。一位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美国经济学家表示:“不要低估中国实体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中国政府正在推进走向长期稳定的发展。”
“韧”不仅是对中国经济自身的描述,同时是对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描述。它指向一种品性和意志。这大概也是李克强格外看重这个字的原因之一。
总理曾在重庆长江码头边与几名“棒棒”交谈。他动情地说:“你们很了不起!每一分钱都是流汗挣来的,是中国人民勤劳的象征。中国发展有潜力,有韧性,最重要的是人民勤劳。推动中国发展需要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
在溯江而上的航程中,李克强站在船头甲板上对随行人员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这需要我们坚定逆水行舟的勇气和信心。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航程也是这样,一路航行要不断涉险滩,过暗礁,闯激流。”
常怀忧患意识,又要保持必胜信心。这样的探索前行,靠的正是韧性。“韧”,构成中国经济乃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精神层面的一个核心意象。
2016年“两会”前夕,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后,铿锵有力地表示:这几年每年都有困难,但年年都顺利闯过来了,今年面对困难,更要激发韧性和斗志。“有事了,咱也不怕事,反而把神经绷得更紧、注意力更加集中。这时才最能体现我们的韧性。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挑战中成长的。每逢困难会更加坚韧,越遇挑战会越战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