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村民致富路上的“领头雁”(1/15)

26.06.2015  02:14
图片载入中,请稍候...
 
 

 

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黄元荣 肖发凌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用在百色市凌云县加尤镇百陇村党支部书记阳长标身上应该最恰当不过。1976年,他出生在凌云县加优镇百陇村一个汉瑶混居的偏僻山村里。他从小家境贫寒,不到16岁就放弃读书,开始收破烂、外出打拼等,承担为父母分忧,供弟妹上学的重任。如今,在年近40的阳长标的肩膀上,扛着百陇村这个大“家”。村民吴大妈说,阳长标回村后,帮村民做了很多事,他是百陇村民走上致富路的带头人,也是百陇村的希望。

“我出去打工11年了,寨子里还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公路。”阳长标说,看到家乡落后的面貌,他决定回家修路。在阳长标的带领下,2006年,寨子里终于修通了一条机耕路。“当时阳长标不是党员,也不是村干,但是他去镇里帮村里争取修路的指标。”村民杨光荣说,阳长标的行动感动了全寨子的人,大家都认定他是能够带领大家致富的人。

路是修通了,可大部分村民仍然居住在低矮破旧的房子里,阳长标就想应该帮乡亲们一把。在他的倾心帮忙下,全村先后有30多户群众得到危房改造项目,他自己还贴了3万多元帮助大家建房。正因如此不计得失,阳长标在群众中的威望越来越高。2007年他被村民推荐担任了村里的计生专干,2011年他又被大伙推选为村支书。上任后,阳长标认为这不仅是群众对他的信任,更是一种责任,他就想方设法多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他先后为村里争取到了400多万元的地头水柜建设项目和1900多万元的防洪堤建设项目,落实了近500万元的道路硬化项目,为保上屯等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为改变村里面落后貌,他邀请专家进村调查。他带领村民利用土山大量种植茶叶,在村里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办加工厂、开公司;同时还充分利用当地土山资源优势带领群众发展林下养鸡、种草养牛,发动村民种植淮山、三叶青、山油茶等产业。“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群众发展新兴产业,2014年全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4500元。“在阳长标的带领下,现在百陇村的道路宽了、设施多了、环境美了、山更青了、水更蓝了,群众生活也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来越好了。”村民韦玉先笑着说。

今年4月,阳长标荣获2015年自治区劳动模范殊荣,但面对荣誉,际长标却少有言语,他说:“我做的只是份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