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农民分享旅游用地改革红利

11.05.2015  18:57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当地老百姓分享了改革红利:旅游用地单列指标推动了项目建设,拉动投资117亿元;阳朔首个农家乐合作社成立一年来,营业收入超百万元。

      “做农家乐比出去打工轻松,赚钱更多。”近日,记者走访桂林市阳朔县矮山门村,农家乐女老板夏春燕高兴地说。前几年她在广东打工,如今回到老家经营农家乐,在旅游旺季,仅住宿的收入每天就有1100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走在村里,处处都能感受这里的美丽: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延伸着,一幢幢白墙青瓦的漂亮房子拔地而起。在“硬件”设施完善的同时,去年5月19日,矮山门村农家乐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成为阳朔县第一家旅游型的农民合作社。近一年来,合作社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100多万元,较往年同期增长了30%。

富裕起来后,矮山门村在集体土地上新建了集文化、体育为一体的村级公共活动场所。村民们还积极参与土地流转,现在,村庄外围已形成200多亩的花卉种植基地。

      据悉,自2013年6月,国土资源部批复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以来,桂林市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有力推动了全市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广西国土资源厅在规划实施管理、指标管理、转用审批、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专项安排桂林100公顷的旅游单列指标,带动了16个旅游项目建设,拉动投资117亿元。

      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桂林各地农民开始分享改革红利:蓝溪谷国家养生度假区、龙脊梯田景区等4个项目享受单列指标,利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旅游开发,农民通过林权流转、土地入股和租赁等方式参与旅游开发;万达文旅城等一批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通过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政策解决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问题;逍遥湖、熊虎山庄等项目通过差别化用地,解决了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的问题;阳朔、灵川等地一批农民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也尝到改革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