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创新垃圾分类机制 源头加普及效果显著
30.11.2016 04:05
本文来源: 建设厅
据了解,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近年来,桂林市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000多吨,全年卫生填埋垃圾37万吨。传统填埋方式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还容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垃圾处理成本和运行费用也非常高。2014年11月,自治区住建厅和财政厅联合发文,将桂林市列为自治区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城市。2015年4月,桂林市开始“试水”垃圾分类,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垃圾分类法。
在桂林,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是“能卖拿去卖,干湿要分开”。考虑到垃圾分类属于试点和起步阶段,同时参考其他城市的经验做法,桂林在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工作中,先引导居民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湿垃圾)和其他垃圾(干垃圾)两大类,并教会居民正确的分类方法和投放方式,实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垃圾减量率达到了55%以上。
为了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桂林市环卫部门还在试点小区推行了积分奖励机制,对按要求将垃圾分类并正确投放到相应垃圾桶的居民,给予刷卡积分,积分可兑换相应的奖品,鼓励居民做好源头分类。目前,桂林市已有16个小区已实行积分刷卡机制,共有2840户居民办理了积分卡,累计积分约106万分。
在开展试点小区里,桂林还巧妙地将垃圾“变废为宝”。对于分类出来的厨余垃圾,市环卫部门采用厨余垃圾运输车及时收运,并使用厨余垃圾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厨余垃圾通过破碎、脱水、高温发酵等程序,经过7天就能转化为生物肥料。目前,试点小区的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减量率达到90%,资源化率达到100%。设备累计生产有机肥约36吨,实现了“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
桂林市环卫部门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政府及各部门通力合作、全民共同参与的全社会性工作。到今年底,桂林市计划在全市30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到2017年计划有50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把垃圾分类作为一场转变居民习惯的革命长期开展下去,使垃圾分类工作真正走向常态化。(黄剑铃 唐中华)
本文来源: 建设厅
30.11.2016 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