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国土立足实际推动“工业上坡上山””成效明显

22.09.2015  10:41

  新华网南宁9月22日电(记者覃星星)广西梧州地处粤桂两省(区)交界,“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这里地形的典型写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当地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有效保护优质耕地,有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梧州大力推进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促进“工业上坡上山”。作为国土资源部批准的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城市,如今山间建厂房、坡上现园区已成为梧州产业发展一景,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成效明显。

  梧州市地少人多,耕地面积比例低于广西的平均水平,集中连片的耕地少,尤其优质耕地资源更加稀缺。据2009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梧州土地总面积125.72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1.2%。虽然当地严格保护耕地,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适宜建设的土地资源十分稀缺。近年来,梧州利用自身地理、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梧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表示,将目光瞄准山地,开发低丘缓坡,为工业发展赢得空间,是梧州市因地制宜走出的一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路。“在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同时,向山地缓坡丘陵要发展‘空间’,是破解当前及未来用地瓶颈的必然选择方向。

  在“保耕地红线、保经济发展”的两难时期,自2012年梧州市获批为广西低丘缓坡首批试点后,梧州全面实施以拓展建设用地利用空间为突破口的低丘缓坡开发战略。通过低丘缓坡的综合开发利用,引导城镇建设、工业建设和其他建设项目使用荒地、劣地,不占或少占耕地,起到了保障经济建设项目和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优质基本农田的作用。

  记者9月11日在梧州市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看到,几年前仍是长满灌木杂草的低丘缓坡如今已是一大片新平整过的平坦土地,靠近公路的地方已有多家企业入驻并投产。不远处,挖掘机等工程机械正在施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有序推进。

  梧州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长洲区副区长吴柏彬称,这片地方原是一片荒坡地,通过积极推动“工业上山”,从广东转移过来的不锈钢产业已在这里形成完整产业链,并有望建成国内最大的不锈钢产业基地。 记者在梧州市采访了解到,为保护耕地、破解用地难题,最近几年来当地开始结合实际条件探索合理利用现有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推动工业“上坡上山”,以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目前已经在解决发展用地“瓶颈”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记者从梧州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在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的强有力保障下,梧州积极安排低丘缓坡指标满足各园区项目用地需求,保障了梧州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园区、食品产业园区、再生园区、不锈钢园区等项目的落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梧州市长洲区区长、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唐云凯介绍,梧州市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是该园区是梧州市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的典型项目之一,也是梧州市建设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期项目用地选址全部位于低丘缓坡地带。截止2015年8月底,园区土地已全部完成收储,并完成平整土地210.2公顷;已申报获得低丘缓坡土地指标199.3公顷,并完成土地出让148.4公顷,供地率达74.4%。园区已引进项目18个,建成投产1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亿元以上项目10个,协议投

  资达70多亿元,解决就业3500多人。

  来自梧州国土部门的数据显示,通过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2014年梧州工业园区(集中区)完成年度1730亿元目标任务,实现工业总产值1777.567亿元,同比增长15.07%。其中梧州工业园区完成产值310.225亿元,再生资源园区完成产值320.0155亿元,陶瓷产业园区完成产值161.7212亿元,东部产业转移园区完成产值635.5亿元,工业园区项目完成产值约350亿元。在低丘缓坡开发的推进下,梧州工业“上山”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到2015年底,“五园八区”工业总产值将达2420亿元,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实施低丘缓坡试点,一是拓展了建设用地新空间,保障了建设用地需求。二是优化了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保护了优质耕地和基本农田,缓解了梧州市建设用地空间需求与稀缺的优质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三是加强了中心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同步建设和互动发展。如今,梧州河西新区、红岭片区利用低丘缓坡开发建成区面积近万亩,河西新区已经成为梧州市经济、政治和商业发展中心,红岭片区成为梧州市实施“东联西拓”的重要支点。(完)

  

[责任编辑: 徐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