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一堂精彩的人生课
|
制图:李姿阅 沈亦伶 |
这是中国队游泳教练张鸿鹄见证的第七届残奥会。当地时间9月10日晚,站在里约残奥会的泳池边,看着弟子奋力击水、登上领奖台,看到3天比赛过去中国游泳队已收获11枚金牌,张鸿鹄满是感慨:“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我们就拿了一块游泳金牌,整个代表团只有27人。现在,光我们游泳队就有七八十人。和十几二十年前相比,我们残疾人体育的发展、体育对残疾人康复的帮助,已不可同日而语。”
张鸿鹄的感受,浓缩了中国残疾人体育发展进步的历程。从1984年盲人选手平亚丽为中国夺得第一枚残奥会金牌,到2004年雅典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首登金牌榜第一名并两次蝉联,在国际赛场上,我国残疾人体育从弱到强,依托的是社会文明进步和综合国力增强的坚实底蕴。残疾人选手震撼人心的表现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不但鼓舞着整个残疾人群体积极克服困难、勇敢面对生活,更在促进残健融合方面有力提升着全社会的关注度。赛场上的他们,为所有人的心田注入清流,为生活带来自信自强的正能量。
残奥选手不仅为祖国争光,也为自己的人生添彩
因为失去了一条半胳膊,当许庆登上领奖台时,只能用肩膀和下巴夹着为他颁发的吉祥物。但右肩后方一个小小的鲨鱼文身又仿佛提醒人们,一旦跃入水中,他将爆发不可低估的能力。
当地时间10日,许庆在泳池中获得了他的第十枚残奥金牌,堪称残奥会上的“菲尔普斯”。这位24岁的小伙子已经参加了4届残奥会,从昔日年纪最小的残奥选手成长为“多金王”,“这感觉棒极了,希望我能鼓舞更多运动员”。身体的残缺没能销蚀许庆追求卓越的勇气。在泳池中,他收获的不仅是金牌,更是面对生活磨难的强大自信。站在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上,他不仅为祖国争了光,也为自己的人生添了彩。
残奥会首场亮相,中国盲人足球队以1∶0击败西班牙队。这些蒙着眼罩的运动员在场上全力拼抢、奔跑,让人感受到的不仅是强大的运动能力,更是不屈的生命力量。教练邹宏谋说,这些孩子最初接触足球时,有些连家门都不怎么出,更别提在场上奔跑。正是日复一日的训练渐渐培养出他们迈开双腿的勇气、争取胜利的意识和敢于拼搏的斗志。
其实,单以运动成绩而论,一流残疾人运动员的能力早已超出平常人。百米赛场,盲人女运动员可以跑进12秒,大致相当于省运会比赛成绩;乒乓球教练林秀炳说,最出色的残疾人选手可以和专业队乙级队球员挥拍过招;缺少腰腹力量的支撑,基本依靠双膀之力的举重选手卧推强度更是惊人。
身体残缺不代表心灵灰暗,更不意味着希望破灭
里约巴哈区奥林匹克公园里,残疾人运动体验区格外热闹。
在这里,观众可以蒙上眼罩,用手腕上的引导环和朋友连在一起向前奔跑,还可以坐在轮椅上投篮、坐在地上打排球,感受残疾人参与体育的滋味。
即便与朋友手腕相连,刚开始的奔跑也是小心翼翼;而轮椅篮球和坐式排球,由于改变了发力方式,更让人有些找不到感觉。一位刚摘下眼罩的小伙子摇着头说:“这的确很难,很难想象那些运动员怎么会跑得那么快。”
站在平常人的视角,残疾人从事体育有着特殊的困难,一如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受身体所限,难免产生畏惧和怯场的心态。而站在体育的视角,你会发现,残疾人获得了一个平等的机会,去认识自己、塑造自己。
而观看残奥会,观看残疾人体育运动员的表现,不仅是欣赏运动技巧,惊叹于体育所激发的人类潜能,更令人们生发出对生命的敬佩和启迪。
身体的残缺不代表心灵的灰暗,更不意味着希望的破灭。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障碍,残奥会就像一堂精彩的人生大课,处处回响,思索不尽。
体育点燃残疾人生命之火,为家庭照亮希望之光
我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涉及两亿多家庭人口。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可以帮助残疾人点燃生命之火,也为一个个家庭照亮希望之光。
2007年,张鸿鹄在云南昆明创办了国内首家残疾人游泳俱乐部,取名“云之南”。如今,中国残奥游泳队中,有1/3的队员在“云之南”训练。多年来,张鸿鹄和同伴们为这份事业付出了无数心力,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就和精彩。
“你注意到没有,残疾人运动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都很爱笑。”张鸿鹄说。
“他们最大的变化不是身体,而是心灵。”张鸿鹄感触尤深,“以前他们不愿意见人,更别说在泳池旁脱衣服了。”几乎每一个来俱乐部的孩子,都经历了从内向、封闭到开朗、自信的过程。
而这种改变,影响的不仅是孩子本身,还有他们的家长。“说实话,很多家长开始也不愿意让孩子面对社会。所以俱乐部要培养的不仅是运动技能,同样重视他们综合素质和生活能力的提高。”
从资金保障到机制转换,这些年,张鸿鹄深深感受到残疾人体育的进步和人们意识的改变:“这是一份阳光事业,政府加强扶持、社会更多关注,俱乐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相信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