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 听障儿童可获得财政资助

04.03.2017  17:12

   

  昨日,南宁市培智学校老师指导聋哑学生制作民族扎染手工艺品。记者赖有光 摄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昨日是第18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防聋治聋,精准服务”。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记者走进特殊教育学校,探访这群聋哑孩子,倾听无声世界里花开的声音。

   聋儿家庭 为了孩子康复父母付出很多努力

  听力和语言的障碍,像一道无形的门槛挡住了他们与外界沟通的路。昨日记者来到南宁市培智学校(南宁儿童康复中心)零距离接触这群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听障孩子。

  昨日因为是爱耳日,孩子们的父母来到了学校参加活动。在这里,记者看到这些孩子虽然存在语言和听力障碍,但依然很快乐,与同学和老师相处融洽。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在助听设备的帮助下,可以正常交流。

  在老师手语和口型示范的帮助下,4岁的亮亮(化名)响亮地叫了一声“老师好!”“儿子能说出话来,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亮亮的母亲说,儿子2岁时,除了不会说话,同龄孩子会的他都会。忐忑不安的她赶紧抱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如晴天霹雳,“先天性聋哑”。

  “早干预,早治疗,早康复。”亮亮的母亲说,医生建议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听说人工耳蜗植入要10多万元,夫妻俩没日没夜揽活做,到处向亲戚朋友借钱。在儿子3岁那年为他安装人工耳蜗,让他进入有声世界。

  随后,亮亮的母亲把他送到了南宁培智学校进行言语康复训练。亮亮的母亲表示,她们在儿子的康复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她每天对儿子说话甚至说到嗓子变哑。由于年龄小,儿子的康复情况比较好。等适龄后,他就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了。

   特教老师 “医教结合”为聋儿打开一扇窗

  近年来,聋儿康复技术尤其是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突飞猛进,早期接受系统康复的聋儿已开口说话。

  特殊教育从一开始,就和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了解,2011年南宁率先设立南宁市培智学校为“医教结合”实验基地,这是全国首批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也是全区第一个“医教结合”的实验基地。

  南宁市培智学校听力言语康复科黄科长介绍,听障儿童通过助听器的配戴或人工耳蜗的植入可以改善听力。听障儿童获得听觉潜能后,还要进行言语矫正等康复训练,来帮助他们开口说话、说好话,无障碍进行语言交流。

  对于学龄前的听障儿童,黄科长表示,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幼儿园一样。不同的是,该校采取“医教结合”的方式,由特教老师和听力师为孩子们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并进行一对一个性化康复训练教学,如言语矫正、构音训练、口部运动等。

  据了解,大多数听障儿童通过一年左右的系统康复训练,康复率可达80%至90%,甚至可以回归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政府部门 精准康复助聋儿走出无声世界

  南宁市培智学校校长韦美宾认为,对于特殊孩子来说,“医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方式,同时也存在难点,因为待遇或编制等原因,学校双师型人才短缺,老师和医生配备比例不足。以聋生为例,按相关规定,老师与学生的比例应是1∶3.5或1∶4.5,但目前做不到。

  昨日,记者从自治区残联了解到,《广西“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也提出,加大特殊教育教师等培养力度,整合医学护理师、康复训练师等资源,以政府购买方式为特殊教育学校及融合教育学校配备非教育类专业人员。同时,探索个性化与医教结合教学模式。

  自治区残联表示,“十三五”期间,广西全面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到2020年底,全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将达80%以上。聋儿康复项目由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资助,每年为数百名0~6岁的听力障碍儿童免费验配助听器、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提供一年的术后康复训练。

  有聋儿康复需求的家庭(包括聋儿亲友)可到当地县(市、区)残联咨询,也可以通过以下电话咨询:

  自治区听力言语康复中心0771-3142009

  南宁市0771-2831013

  柳州市0772-2691804

  桂林市0773-2865642

  北海市0779-2068056

  防城港市0770-2290511

  钦州市0777-2858400

  梧州市0774-3826386

  玉林市0775—2807113

  贵港市0775-4591223

  百色市0776-2666499

  贺州市0774-5123781

  河池市0778-2290025

  来宾市0772-5319807

  崇左市0771-7969990

  南宁铁路局残办

  0771-2720680

编辑:石笑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