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毒跑道"背后利益链:恶性竞争 监而不理
14日凌晨,北京市教委就部分学校因翻修或新建塑胶操场和跑道出现异味,引起学生身体不适的情况再次回应。
市教委再次要求,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立刻会同各相关部门着手制定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在新标准出台之前,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
近年来,深圳、南京、上海等多地幼儿园和中小学被曝光塑胶跑道问题。
6月7日,上海市质监局宣布全国首个塑胶跑道团体标准《学校运动场地塑胶面层有害物质限量》已通过备案,拟对有毒有害物质释放量、跑道验收管理等环节作出限定。
此前,深圳《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标准》(下称深圳《标准》)也开始征求意见。5月,深圳《标准》已开始进入试行阶段,有望彻底解决跑道污染和所谓毒跑道问题。
曾参与起草相关标准的专家表示,跑道国标正酝酿修改,有望针对中小学生进行修订。
毒跑道从何而来?
●市场混乱
一年新增小作坊近3000家
占原有市场>50%
●低价中标
性能好、安全的塑胶跑道价格在280元/m2以上,但实际招标价格少于150元的比比皆是
大型企业中标后转包,层层转包后施工方只能通过偷工减料或劣质原料保证利润
●违规施工
施工工期要求,很多厂家没等检测报告结果出来就施工
施工方为节约成本,违规添加含有甲苯、二甲苯的有机溶剂
●监管不力
部分验收环节形同虚设,给红包就过
劣质塑胶主要毒性污染源
塑胶跑道中使用的溶剂会挥发含有毒性的甲苯、二甲苯,会造成皮肤瘙痒、头晕等症状。
劣质塑胶跑道中含重金属催干剂铅盐。儿童皮肤与这种塑胶跑道长期接触后,铅会渗透进身体内部,造成铅中毒。
跑道中使用的有毒塑化剂,能增加劣质跑道弹性,使其达到国家标准,催化剂中最常见为邻苯类塑化剂,过量使用甚至会导致男孩绝育。
毒从何来?
材料生产厂家和工程商良莠不齐,劣质品铺完5年内都不会挥发干净
常见的塑胶跑道分为聚氨酯类(复合型、混合型、渗水型)、预制型橡胶卷材和水性塑胶四种。
“聚氨酯类是目前市场占有量最大的传统型材料,也是近期引起关注的‘有毒跑道’的主角。”我国塑胶跑道标准制定负责人、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海鹏说。
塑胶跑道气味主要来源于聚氨酯(PU)胶水中有可能出现的氯化物、残留的游离二异氰酸酯(TDI)、部分溶剂(甲苯、二甲苯等)的残留、残留的有机铅、黑色颗粒中的残留硫化物、溴苯类添加剂等。这些物质一旦超标,将会导致头昏、呕吐、昏厥、癌症、呼吸困难,能够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形成致命伤害。
刘海鹏表示,目前在中国市场中的塑胶材料生产厂家和工程商良莠不齐,一些没有能力且非专业的人为了赚取最大利益,大量使用回收聚醚、工业毒石蜡、催干剂等垃圾类原材料降低成本;在施工中为降低难度,大量使用稀释剂(如甲苯、二甲苯等味道重、毒性大的稀释剂、天那水、汽油),加入便宜的无机填料,制作一些毒性大和污染大的非达标产品。
“这种产品不仅在铺装过程中会对施工人员产生强烈的刺激和危害,铺装完成后,5年内都不会挥发干净,始终会有稀释剂的味道,炎热天气或强紫外线照射都会加速释放有味道的气体。”刘海鹏说,这样的场地不仅环保性能不达标,物理性能也不达标,经常会出现诸如厚度薄、表面太硬,与基础脱层等现象,最终造成孩子不同程度受害。
标准之争
未有国标覆盖操场上方空气质量,现有VOC限值属于室内标准,无法检测是否合格
刘海鹏介绍,我国执行的与塑胶跑道产品有关的标准分别是体育标准和环保方面的标准。如GB/T 22517.6-2011《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田径场地》、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
这两项标准都规定了塑胶跑道成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包括苯、甲苯+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铅、镉、铬、汞。同时还规定了物理性能如冲击吸收、抗滑值、拉伸性能等。
对于塑胶跑道铺装后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跑道上空空气的质量要求,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
“我们当初在制定标准时把能预料的有害物质都添加了进去,但没有预料到的未纳入规定。”刘海鹏说,对于跑道上空空气问题,由于没有标准,没办法评判其是否合格。
“有的专家说为什么不测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目前VOC限值属于室内标准,跑道在室外,受大气流动和周边环境影响,按照现有标准不适用于检测范畴。”刘海鹏称,目前团队正在考虑修订国家标准,将包括VOC在内的其他物质加入规定,并进一步对气味检测作出约定。
从事化工行业二十多年的师建华是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主要起草人、中国环保协会理事,此次他也负责今年4月深圳《标准》制定。
“90%以上的‘毒跑道’不符合国家标准。深圳制定的标准重点在于如何严格控制VOC,从而减轻对人的伤害。”师建华表示,在国家标准基础上,深圳标准参照欧盟环境类标准和产品级别,增加了对一些新材料控制,“相当严格、科学。”
“现行国家标准只是对材料进行控制,此次,深圳市已经将此标准上升到建设工程的质量规范当中。”师建华说,5月开始,该标准拟试行半年,届时将根据反馈进行修订。
“劣币驱逐良币”
低价招标,恶性竞争,“现在‘良币’都快生存不下去,没市场了”
在师建华眼里,标准确实是坚实的保障。“跑道行业要良性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严格考察监管招投标价格、材料确定、验收等环节。”
“部分跑道材料生产商和工程商,以劣质原料生产低价劣质产品充斥市场赚取利润,这个行业也到了非得下力气治理的时候了。”刘海鹏说。
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副总经理袁义龙介绍,从低价中标开始,塑胶跑道行业开始出现恶性竞争。
“采购机构对合格的塑胶跑道真实成本不清楚,制定招标文件时规定了最低价中标。企业以低价拿到标书后,会寻找更加低价的甚至不具备资质的生产厂商。”
“比如使用废旧胶带加工橡胶颗粒、正常价格的10元材料在小作坊里3元就能买到。”袁义龙说,企业以符合质量要求的正常价格中标,但此后却为了多获取利益,降低成本。“比如150元每平米是最低价格,但实际铺设中,许多成本压到几十元。”如此一来,诚信的大企业拿不到订单,长此以往,只好将产品外包出去,收取一定转包费。而转包的厂家无专业资质,再加上一些无良的施工方,毒跑道现象越来越多。
师建华指出,塑胶跑道行业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现在‘良币’都快生存不下去,没市场了。”
国内一家从事体育器材用品生产的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其公司曾自主生产国际赛事跑道和校园塑胶跑道,但由于近几年行业竞争激烈,低价中标给大批小作坊塑胶跑道生产商带来了机遇,国内许多优秀厂家因此倒闭。
“2010年,我们停止生产塑胶跑道,把这部分打包出去,转给做得好的厂家。”该人员介绍,塑胶跑道投入使用近30年,其原材料、施工费等成本都在涨,但跑道的价格却一年比一年低。
袁义龙透露,目前我国很多施工方都是代理企业,并不是由厂家直接铺设。因此,很多施工方从厂家拿到合格的产品后,为降低成本,随意添加各类有害溶剂。
“目前我国没有成立正式的塑胶跑道的行业协会。”袁义龙说:“就我们参与认证的许多生产企业来说,其生产流程和产品是按照标准进行,但是无资质小企业太多,无法管理。”
“监而不理”
部分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会寻找对其有利的监理方,“有的施工方甚至直接监理,造成监而不理”
刘海鹏和师建华认为,在标准待完善,行业乱象丛生的情况下,监理人员作为材料、施工等环节的“把关人”,显得尤其重要。
袁义龙和刘海鹏介绍,对于监理方的指定,国家没有相关规定。我国目前还没有专业的体育设施工程监理单位,一般来说,招标方可以自行指定第三方监理。但大部分招标方和校方不懂专业知识,通常委托给生产商和施工方,由其确定监理公司。部分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会寻找对其有利的监理方,“有的施工方甚至直接监理,造成监而不理。”
此外,即使独立、专业的第三方监理在验收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也十分难解决。“一旦铺好之后,要完全消除问题,一般只能全部铲除。”考虑到学校铺设跑道具有一定周期,重新从预备铺设到投入均影响全体师生,因而,诸多学校也会考虑铲除带来的不便。
另外,铲除的经济损失难以得到赔偿。袁义龙表示,按照正常的商品买卖,提供劣质产品的生产方和施工方应该承担赔偿,但是现状是不诚信的企业大多为小企业,施工拿到钱之后,无法找到人。
如何防止“毒跑道”?
师建华建议,首先要制定合理的采购价格。在采购前期深入考察厂家施工方生产、品控、施工等相关资质。
施工期间,应要求施工单位同期同地点用同样的原材料制作与塑胶跑道一样的样品,或者在竣工现场挖取样品,然后将样品送到有资质的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检测,当检测结果证明合格后,方可进行工程结算。
“只有采购、建设、生产、施工,监督,检测等各部门在各司其职,“‘毒跑道’才会绝迹。”刘海鹏说。
■ 对话
《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14833-2011)起草人师建华称现行跑道标准需完善
仅仅在过去这一两年的时间里,被曝出现毒跑道、异味操场问题的城市涉及了十多个。孩子们大多出现头晕、恶心、流鼻血等症状,但塑胶跑道检测结果,多是合格。
目前,我们国家的塑胶跑道主要依据GB/T14833-2011进行验收。广州大洋元亨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环保协会理事师建华正是此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他告诉记者,“‘毒跑道’屡次曝光,说明我们的标准该完善了。”
“有样本检出新毒物”
新京报:近来多城被曝“毒跑道”,检测结果为何多是合格?
师建华: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检测结果显示合格,孩子们还是普遍出现症状,这说明现在的跑道又加入了新的有害物质了。有没有毒,现在我们还不敢完全确定。从医学上鉴定来看,找不出孩子们流鼻血与跑道之间的直接联系。
今年有些地方再次曝出“毒跑道”,我们和一些检测单位自发去做了检测。有的样本测出来的有多环芳烃(注: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致癌物),欧盟对这种物质已经有严格限制,我们原来可能没有发现。
新京报:现行标准规定范围覆盖哪些流程?
师建华:现行标准只对跑道产品最终验收是否达标进行参考,它管不到原材料和施工的环节。
新京报:该标准制定的过程是怎样的?有阻力吗?
师建华:2011版标准是从2004年开始起草、修正的。当时主要是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橡委会”)、几个来自全国各地的龙头企业(6个企业),还有一些检测机构一起发起。
在此之前,我们国家塑胶跑道主要参考《塑胶跑道GB/T14833-1993》(以下简称“1993版标准”,师建华父亲师永昌是该标准起草人)。新国标主要考虑环保性的问题。
其实,国际上也没有针对塑胶跑道的专业参考标准。我们当时起草时,从国际上找不到参考,后来是参考“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中对有害物质的限定指标,制定了2011版标准的指标。
标准刚发布时,两个标准都在用,有的采用2011版的,有的采用1993版的。试行两年时间,1993版取缔,全部都采用了2011年的标准。
制定历时7年,其间很多生产商反对
新京报:从2004年至2011年,新国标制定为何历时7年?
师建华:当时中国刚有塑胶跑道不久,中国塑胶跑道是在1979年才研制成功,当时制定这个,不是为了中小学,而是为了比赛场地。就是现在的标准也是针对比赛场地的。
当时塑胶跑道不是很普及,我们是第一次制定塑胶跑道的环保指标。
我们当时很难,好多生产商都反对,“太严格”了。
当时争论焦点主要是“环保”这一块。“室外场地检测数据怎么能用室内标准来要求呢,太严格了。”一些企业在碰面时跟我说。
有一些企业是能达到的,当然肯定有企业达不到。
那7年时间,我们不断对标准和产品进行修订和检测,最终还是按照最严的走了。
新京报:既然按照“最严格”的标准走了,为什么还是出现“毒跑道”?
师建华:我得说一下,“环保”这个词它不是死的,是发展的。我们一般说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出现了环保问题,然后我们去完善它。现在出现的问题有些跟标准有关系,有些跟标准没有关系。现在有些就是新出现的问题。
2003年之前,我们没有限制跑道环保指标,那时环保理念没有那么强。但是也没有出现什么“毒跑道”之类的。现在出现毒跑道,就是有人新添加了额外的材料。
新京报:有企业说现在正普遍使用的黑胶颗粒有问题,跟这个有关吗?
师建华:有关系,但跟它关系不是很大。它是有问题的,但它不是罪魁祸首。因为1979年中国刚研制成功塑胶跑道时就用黑胶颗粒,但是直到2003年也没听说因为黑胶颗粒出现问题的,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新国标考虑“气味鉴定法”
新京报:目前来看,“毒跑道”的问题还是没有真正解决,一些小学校只能拆除刚刚花几百万铺建好的跑道,接下来铺什么跑道,又是一个难题,从标准这一块,面临哪些考虑?
师建华:标准肯定要完善。如果不符合标准,那是企业生产问题。但是如果真是在符合标准前提下出现这种问题,那就是标准需要完善了。
新的国标已经在探讨阶段了,上个月去参加了一次(会议)。结论是要对几个环保指标进行修订。我们准备拉一些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去测试,主要测试有毒有害物质,然后定一个国家级的环保指标。
另外,新国标也会对塑胶跑道铺设整个流程进行规定,包括原材料、施工过程。施工过程将规定不准施工方私自添加东西。
现在问题主要出现在小学校园,新国标也会专门针对中小学生制定,这个已经在讨论了。
新京报:您刚才说到的新国标覆盖面将上溯至原材料和施工环节,今年4月深圳对外公布了自己制定的标准,《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控制标准》,也是从原材料到最终的验收都进行控制。
师建华:对,深圳那个很有参考意义。他们还在有害物质中增加了检测项目。标准是比较严的,很多企业达不到,但是确实足够环保了。
他们还增加了气味鉴定法,这个也是很重要的。现在气味来源主要是有机物挥发,它有时候不一定来自塑胶跑道,也可能是周边环境。我们会把这个考虑进去。未来,我们(在验收时)也将会找几个人去闻。
跑道铺设流程
所有材料到场后,施工方试铺小面积跑道
材料固化形成成品,切割送第三方检测
检测报告合格,进行大面积铺设
整个流程大概需要一个月
市面上“透气型”塑胶跑道材料价格 100元左右/m2
合格的“混合型”塑胶跑道材料价格 200元/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