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节晚会连演三场落幕 观众们在不舍中表达心声

20.09.2015  11:54

  

  

  昨晚,连演三场的“情牵丝路·大地飞歌·2015”第17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晚会落下帷幕。今年晚会与往年不太一样,从户外体育场转到了室内剧场,不断探索回归民歌本身。昨日,记者采访了民俗、影视广播、音乐、文学等领域的人士,听听他们对民歌节的想法。

  接受采访的人士认为,今年晚会在歌曲改编、舞美灯光效果、舞蹈的艺术性等方面更精致,更成功。他们抱着“将民歌节办得更好”的想法,各抒己见。其中,对民歌节的建议以及对民歌本身意义的认识,不乏真知灼见。

   建议篇

  潜心走入民间  挖掘本土宝藏

  前9届民歌节,我每年都到现场看。我还参与了3届“风情东南亚晚会”的工作。南宁有不少很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我想推荐一下我们南宁本土的作品给大家。比如,邕宁的山歌表演唱《贝丘水韵》是一种新民歌,带有嘿了罗的曲风,既保持原来山歌的唯美,又有现代的元素。这首歌已进入江苏省苏州市冯梦龙山歌会全国大赛……  广西南宁江南区平话山歌《燕子》由一位老人起调,非常原生态,还特别有艺术感染力;2014年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首唱的《岗哇朵》这首歌也有很有意思,里面用了中文和英文,还有嘻哈等各种流行风格,但其实它是一首我们本地的新民歌。《园中芭蕉》同样是一首壮族民歌,莫掩策、蓝益翠曾经演唱过,效果很不错,已经被北京舞蹈学院作为编导课堂教材分析。

  广西是歌海,12个世居民族均有自己的民歌,可谓色彩斑斓,不可胜数。它们都绽放出珍珠一样的光芒。文艺工作者必须潜心走入民间,挖掘本土宝藏,将其中的精华呈现在民歌节舞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做了17届,已经有较高的知名度。现在,做好并推广自己本土的音乐恰逢其时了。只有做好本土的民歌,我们才会更加自豪,更加有文化自信!

  广西民协副主席、南宁民协主席  郑天雄

   歌曲向社会征集  呼声高才能上台

  我想,一场晚会从户外转到室内,如果内容没什么改变,还是年年只演唱那几首民歌的话,相信观众也会听腻。

  中国民歌就只有那么几首不断重复?我觉得还是要大力推广西的原创歌曲,特别是推民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歌曲。像今年专为晚会创作的《美丽南方》《情牵丝路·中国梦》等就很好。

  晚会的听觉、视觉效果非常好。希望广西民歌和原创新民谣的比例适当增加一些。建议以后选歌向社会征集,再通过专家评选20至30首,由网友投票其中优秀的4到5首,呼声高的才能上民歌节。这样既能选到好歌,也能提前宣传,提高关注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专门请外面专家做的晚会歌曲,很难反映当地歌坛的现状。广西音乐文学学会理事  刘国雄

   本质篇

   民歌来源田野  发自内心好听

  小时候每当街圩日,上街都会看到很多老人三五成群地在对山歌,出于好奇心就特别喜欢听他们唱山歌。

  近几年回家发现,听山歌的几乎只有老人,很少见到年轻的面孔,有时候我有一种民歌的传承危在旦夕的感觉。我在广西艺术学院读书,大学本科学习的是民族音乐表演专业。我每年都需要下乡采风,每次去到不同的地方都非常激动,因为有很多不同的曲调。

  民歌节是我们南宁的一大盛会,17年了,一直在坚持着。我有幸参加了今年晚会开场马山三声部民歌《生活美如霞》的演唱。这首歌是为了带给所有的观众朋友一种不一样的美:城里人早出晚归,不停地加班,尽管他们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但心灵上缺失了,因为他们当中有些人并不幸福;山里的农民们虽然每天也要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但每天扛着锄头出门都是开开心心的,心里毫无压力,路上碰到妹子还唱唱情歌;在田间地头工作累了哼哼小曲儿,歇歇再继续干活,非常踏实。想想虽然他们没有城里人物质上的生活富裕,但他们精神上却远远比城里人富有。朴实无华的生活这才是“生活美如霞”。

  “大地飞歌·2015”演员  潘婷

   回归纯粹民歌  少了都市浮躁

  民歌无穷的魅力来自于大众“我口抒我心”的情感表达。作为刘三姐故乡的广西,民歌文化具有更丰富多元的内涵,婚嫁丧娶、日常作息中均伴随歌的深情回响。即便是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年幼时奶奶哄睡的民歌老调也往往成为记忆里的甜蜜聆听。17年来,爱也好,嗔也罢,民歌节“大地飞歌”晚会都已无法从南宁人的生命中割舍,都已经和南宁这座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连续三晚,再度聆听“大地飞歌·2015”,回归纯粹民歌的音乐会,少了都市激进的浮躁,有的是入心的律动和诗化的表达,很享受这种安静、温情的氛围。天下民歌,民歌天下,点赞!

  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农艳

编辑: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