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水利保障能力——市水利局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精神
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召开后,南宁市水利局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学习传达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水利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提供水利保障。
“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纲领、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对做好水利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当前全市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市水利局局长李伟进要求,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在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中,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提升水利保障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保平安、促发展、惠民生”为主线,围绕“谋划、安全、扶贫、治水、攻坚、制度”等重点工作,科学谋划,抓住水利改革发展突出问题,强化责任落实,奋发有为,进一步转变治水管水用水方式和理念,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保护利用,不断提升水利保障能力。
一是科学谋划,编制完成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报告。按照《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南宁市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自治区水利厅的要求,加强规划衔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报告编制,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服务。
二是按照统筹协调,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全力协调、配合推进仙葫半岛堤、龟山堤、隆安县城区河段治理、邕宁水利枢纽工程、老口航运枢纽工程等项目建设,推进那平江堤、五合大学堤和五合林场堤等防洪堤工程前期工作。推进清平水库补水工程、清水河提水工程建设,提升宾阳县县城补水供水保障能力。大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配合开展农产品标准化基地、“菜篮子”基地、“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围绕打造“中国绿城”升级版,强化山、水、园、林、城有机融合,提升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水平要求,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秉持治水、建城、为民理念,配合推进建设“百里秀美邕江”,加强邕江两岸综合整治和开发,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继续做好大王滩水库环境综合整治和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抓好龙潭水库等应急水源污染源的整治工作;加快推进邕江饮用水源地取水口上移和南宁备用水源地建设,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统筹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配合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江河流域、山体丘陵生态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宜居城市建设质量和水平。
四是坚持惠民共享。突出富民安民惠民导向,实施安全用水工程,夯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水利基础。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提高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力争到2017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5%以上,到2020年达80%以上,切实解决贫困村饮水安全问题。完善中小水利管理机制,支持贫困地区的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五小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优先在贫困地区安排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解决好产业发展的用水需要。支持贫困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重点支持贫困县(区)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建设。实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和水生态修复,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