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区多措并举推进回建安置工作
回建安置让群众无忧
——江南区多措并举推进回建安置工作暖民心
江南区东南村回建安置房。 (苏龙 摄)
“房子搬迁了,土地征收了,我们以后的生活保障在哪里?”这是被征地拆迁农民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的确,对于村民来说,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在江南区,有一个最有说服力的回答:回建安置能解决后顾之忧。
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征收部分村组的土地。2015年,江南区积极落实被征地农民回建安置工作,江南区党委、政府下发《江南区2015年回建安置攻坚战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回建安置攻坚战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通过采用政府统建和农民自建两种模式,让农民洗脚上楼,入住新房,确保长远生计无后顾之忧。
1 引导与实施相得益彰
农民受以前的思想影响,内心仍十分渴望按人均22平方米“占天占地”划分宅基地的模式安置,给江南回建安置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有时候费尽口舌,还不如带农民去实地看,这胜过千言万语。”江南区回建安置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赖启兆如是说。
为此,江南区多次组织村民参观青秀凤岭园艺场等回建安置小区,并带村民参观埌西片区,通过高层住宅的房屋租金与“占天占地”自建房租金做比对,让他们意识到住回建房既能改善居住环境,还能增加经济收益。
江南区提前在项目用地附近的邻近道路规划被征地拆迁群众的回建和产业用地,结合项目统一报批农民的回建和产业用地。由于拟安排作为产业和回建用地土地通常多为插花地,因此由政府统一征收统一安排。征地拆迁过程中,先签约的生产队首先选定回建及产业用地,先选址占先机。
2 规划与布局优势互补
村民的心头疙瘩虽然化解了,但是农民对于建什么房、怎么建仍无法形成统一意见,想法多、看法多,生产队内部的意见不统一,加上内部往往矛盾纠纷重重,这个时候任何人想花费口舌去做工作比登天还难。同时,根据上级的要求,农民回建安置要相对集中,但村组的土地多为插花地,无法达到横平竖直的规划要求。对于回建用地又必须提前统征统储统一安排。回建安置工作一时陷入了僵局。
困难再大,也要破解。江南区采取“前铺后屋”的模式,将农民的回建及产业用地布局在沿城市主干道或者道路边,沿街布置产业用地,各队产业用地基本与本队的回建用地相邻,各队之间的产业及回建整体连通,不做任何墙体或隔离。同时,结合产业用地商业布局规划回建用地,扩大商业经营面积,回建房负一楼可结合周边大项目作为大型停车场等项目建设,一楼计划作为商业用房,集体管理,增加农民租金收入,解决农民担忧多时的物业管理费的问题。
3 参谋与监督双重角色
在回建安置工作中,江南区既是参谋者,更是监督者。江南区指导生产队采取总包的方式寻找合作商开发建设回建房,生产队自主招商引入有资质和资金实力的承建商,承建方整体承包项目总平设计、单体设计、报建直至项目竣工等一系列涉及回建安置房建设工作。同时,指导做好回建小区和产业用地的包括通道退距及相互连通管沟设计等规划,引导按16—17层高层规划回建楼,并协助村民建立建房委员会、草拟建房管理规定、审阅总包代建协议等重要文件。
江南区从拆迁补偿款中按12万元/人或每户获得拆迁补偿款总额的80%预留建房款,该款项的使用必须经过个人申请、生产队认可、村委盖章、征地办审核、银行核定等五个环节,专项用于回建房建设,不能挪作他用。江南区政府还专题向市政府申请减免农民自建公寓房政府相关规费并获得批准。
4 生活与生产安置同步
回建安置不仅要考虑住房重建、经济补偿等生活安置问题,还要考虑生产持续、子孙从业等生产安置问题,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征地拆迁安置理念。
“按照政策,我得到建筑面积达160平方米的回建安置房,还能靠近海吉星市场,和以前真没得比。”东南村6组被拆迁户周耀武高兴地说。在项目实际设计过程中,江南区争取按容积率4.0来规划建设,实现人均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目前同乐村定秋坡回建楼为16层高层住宅,东南村周家坡和小李坡回建楼为17层高层住宅。
“目前政府统建回建安置项目主要为富乐新城,农民自建回建安置房项目在建和建成的主要是东南村周家坡和小李坡回建安置小区、同乐村定秋坡回建安置小区。”赖启兆说。截至目前,富乐新城已完成一期二期共1618套,面积12.07万平方米;三期在建2976套,面积23万平方米。农民自建的同乐村15、25、26、33组回建安置小区已建成共934套;27组一期96套、34组196套主体工程已封顶;28组130套已建到5层;东南村6、13、14组一期352套已建成入住,东南村5组572套主体工程已封顶。两个村各组的第三产业用地已对外出租。
被征地拆迁农民在这里找到幸福的生活,发自内心地爱上这个新家。而另一边,城市的发展也获得更充足的空间……
(杨孙山 苏龙 王春生 蓝梓齐)
编辑:梁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