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区科学谋划明年工作促发展惠民生

17.12.2014  10:07

  12月11日,市长周红波到江南区调研时强调:江南区要驱动现代工业和服务业“两个车轮”,做足做好“旧村、旧厂、旧城”三大文章,突出产业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加快项目建设,促进城区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12月16日,江南区召开务虚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市长周红波到江南区调研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全年工作,认真分析当前形势,科学谋划明年工作。

  今年以来,江南区以“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为主基调,突出产业扩量提质、加快城乡建设、深化招商引资、保障改善民生、加强作风建设五大主攻方向,较好地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前三季度,该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5.49亿元,增长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3.39亿元。1至11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27亿元,增长14.6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1.32亿元,增长25.7%。

   全力推进产业发展

  抓龙头促升级

  江南区以电子信息和铝产品深加工两大产业为龙头,围绕富士康沙井科技园打造电子信息集散、交易、展示、研发、软件服务高地,以及南南铝加工项目延伸铝加工产业链条。重点推进富士康南宁科技园一期、20万吨铝板带项目、南宁南车、华电分布式能源产销取得新突破,力争富士康南宁科技园一期、20万吨铝板带项目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富士康二期、东盟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移动互联产业园项目建设,创建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园,全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

  推进海吉星二期、华南城一期和二期项目建设,发挥华南城、海吉星、全盛商业广场、保利城等平台优势,积极引进商家进驻,促进市场构成多样化,做大做强批发市场、建材家具广场、茶叶市场等优势类目。策划建设沙井汽车产业园,加快服务推进万达城市综合体、华联华南区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充分抓住“三旧”改造的有利机遇,为商业地产、房地产、商业中心等项目提供条件。

  加快发展糖料蔗、西瓜、花卉苗木等优势特色种植业及林下经济,着力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增投入扩投资

  突出抓好自治区、南宁市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建设、重大产业、房地产、社会民生工程等项目建设,增强城区发展后劲。加大项目服务力度,继续落实领导服务重大项目制度;全力抓好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特别是加大沙井片区连片征储力度,为更多的产业项目落地沙井片区,做大做强工业园区提供保障。提前研究谋划“十三五”新的重点产业、重要基础设施等项目,重点抓好“三旧”改造等项目谋划工作。

   全力推进城市发展

  抓建设促管理

  重点推进振宁商贸园、南糖旧城等改造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条件成熟的旧改项目,全面提升江南形象,完善江南产业业态,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并重点突出抓好富士康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沙井—南站立交桥、凤凰江水系改造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五一路改造提升等项目。

  此外,重点加大对城中村、背街小巷及其他卫生死角的保洁力度,健全城市管理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联合执法整治方案和工作计划,强化网格化管理责任,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继续加强“两违”专项整治。

   全力推进农村发展

  强基础重统筹

  大力实施一批农田水利项目,特别是突出抓好16个土地整理项目。同时,深入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活动,重点围绕“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个专项活动开展工作,抓好一批绿化、饮水安全工程和污水处理、农村道路等项目建设。做好农村住宅推荐户型工作,全力打造一批镇示范街、街道示范城中村,巩固“清洁乡村”活动的成果。

  江南区还充分利用好朝阳坡的自然环境条件,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专业旅游开发公司;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在苏圩镇发展服务空港经济区果蔬产业,努力把朝阳坡打造成城郊型现代特色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区,并围绕工业园区规划大力开展储备地块、标准厂房、旧城改造等招商工作,招大商、引强企。(记者 杨孙山 通讯员 苏龙 李缀文 王春生)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