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漫灌”到“滴灌”——钦州市精准扶贫让18.2万人“摘帽”

29.07.2015  12:57

从“漫灌”到“滴灌”

——钦州市精准扶贫让18.2万人“摘帽”

  “火龙果、豆角、中草药。”去年10月,钦北区大垌镇米家村的李金波从扶贫办工作人员的手里接过这张种植单,他在豆角一栏中打了个勾,之后的半年时间里,种子有补贴,化肥有人送,成品有人收。半年前,他一定不会想到,他家的一亩三分地从此成了“聚宝盆”。“今年上半年,我就赚了4000多元。”望着工作人员在他那片绿油油的豆角地采摘、运输、结算,李金波喜笑颜开。

  今年,是进入“十二五”扶贫攻坚的最后之年,经过四年多的努力,钦州市在减少贫困人口和增加贫困农民收入这两方面成效显著。4年时间,本市减少贫困人口18.2万,减贫率达到49.78%,年平均减贫率达12.44%。贫困发生率从10.5%减少到6%以下。2014年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5522.8元,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2579.8元,增幅达87.6%。

  精准施策

  十二五期间,钦州市按照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的要求,建立了县(区)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为扶贫开发第一责任人的机制,市、县(区)、镇三级领导挂点,相关机关事业单位帮扶,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入驻全市119个贫困村的制度坚持不懈。

  灵山县佛子镇芳兰村的村民颜业诚至今还记得,4年前村庄贫困潦倒,4年后村庄清洁亮丽。“道路修通了,水电通畅了,还有村级活动中心。”这放在以前,颜业诚想都不敢想的。芳兰村是典型的贫困村,2012年,该村迎来了“第一书记”,2014年该村在贫困村、贫困人口识别确认上建档立卡,在《钦州市扶贫开发(2014—2017年)规划》中得到了项目资金的倾斜。

  2014年10月钦州市“十三五”规划301个贫困村,对206248户贫困农民建档立卡。由此,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浇: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基础上,精准安排项目和资金,精准干部帮扶到户,采取“一户一策”,“每年都要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动态管理,脱贫要销账,返贫的要收进来,确保不漏一户不错一人。”市扶贫办主任张炳东表示。

  “点单”种植

  李金波所在的米家村,是优质的蔗种及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2012年,广西丰盛农业科技公司和广西新城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进驻米家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让贫困农户以扶贫补贴入股合作种植豆角。这样的模式,让贫困户李金波几乎不花费一分钱,就可以在自家的土地上种植、施肥、售卖豆角。

  与米家村相距3.5公里的那蒙镇朱砂村、竹山村分别是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和果蔬养殖基地。这三个连片的国定贫困村从2012年至今共有3个扶贫产业示范园、5家扶贫龙头企业。“这五家不同特色的扶贫龙头企业为贫困农民提供了点单式服务。农民可以挂靠不同的企业,选择亚热带水果种植、中草药种植、绿色蔬菜种植、甘蔗种植以及发展肉牛养殖。”市扶贫办项目科科长吴彤介绍。“‘点单式’的扶贫方式给农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更灵活的服务、更崭新的路子。”

  或种植、或养殖、或饲养,钦州市一共有29家龙头企业贫困村参与扶贫扶贫工作。他们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参与扶贫。

  创新模式“没钱可以向银行贷款,利息由财政承担,成品由公司回收,遇到突发事件还有保险。”今年5月份,那蒙镇朱砂村的贫困户李尚斌切实享受到我市创新金融扶贫带来的好处。

  今年5月,李尚斌向银行贷款10万元,向富牛公司购买了20头肉牛。“按照2000元/头的利润计算,8个月后,我就能获得4万元的纯收入,3年后我就能还完银行贷款。”脱贫致富路就这样铺设,跟李尚斌一样,享受着贷款免息的还有朱砂村的60名贫困户。

  资金短缺一直是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有效扩大扶贫资金使用规模,钦州市出台《钦北区肉牛养殖金融扶贫风险担保金管理使用办法》,由上级扶贫资金、本级财政资金及广西富牛牧业公司按1:1:1的比例共同出资600万元作为风险担保金,由市区农村信用联社按1:5杠杆比例提供不低于3000万元授信额度。

  以“小钱”引“大钱”。下一步,钦州市将在钦南区、灵山县、浦北县实现小额信贷风险奖补资金,共筹措财政资金950万元吸引和带动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扶贫开发领域,变“输血”为“造血”。

  “经过4年多的努力工作,钦州市在减少贫困人口,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改善贫困村屯生产生活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都取得明显的成效。”张炳东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性瞄准扶贫对象难题开展工作,力争2015年全市再减贫人数23000人,贫困农民收入比上年递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