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反恐专家:互联网“愤青”易受煽动涉恐
新华网墨尔本4月21日电(记者 宋聃)澳大利亚自去年提高恐怖威胁级别以来,“独狼”式袭击案件时有发生。日前另一起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有关的袭击阴谋在墨尔本被挫败再度引发澳各方高度关注和讨论。澳大利亚反恐专家认为,年轻的激进分子在网上被极端组织蛊惑吸纳并独自发动袭击活动,已成为新型恐怖威胁之源,是全球共同面对的反恐课题。
澳大利亚反恐专家、墨尔本大学政府学院教授大卫·马利特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伊斯兰国”这样的极端组织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蛊惑招募年轻人为他们效力,使得恐怖威胁不再仅仅集中在极端组织实际军事控制的地区。”年轻一代长时间“在线”,在社交媒体上很活跃,恐怖组织通过网络利用社交媒体,实现了不需要亲自露面的远程招募活动。
马利特说:“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改变了恐怖活动,使得招募者能直接联系到任何人。以往他们需要走访类似社区中心的机构,获取人们的信任,但现在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他们从未谋面的另一些人并与之成为朋友。”
马利特说:“‘伊斯兰国’这样的极端组织能够轻松通过自己的‘网上军团’,说服人们对自己发动恐怖袭击。这是一个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在美国、欧洲、中国等亚洲国家也在发生。”
究其原因,马利特认为年轻人易受蛊惑的原因是他们对政治与日俱增的兴趣仍处于开放的可塑阶段,“处于上大学的年纪的年轻人,容易为政治原则担忧,在人生的这个阶段他们无需为职业或家庭分神。”
他认为,荣誉感也是吸引这些热血青年的手段之一,“他们希望感觉像个英雄。那些极端组织里的招募人员会对他们说‘你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但说实话,这些年轻人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者宗教见解,他们只是认为自己遭到了某种不公正的对待,想要报复”。
马利特指出,目前各种重大集会活动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大大高于以往。他说:“恐怖分子想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他们会刻意寻找那些具有高度象征意义、备受媒体关注的活动和集会下手。”
对于澳大利亚警方在近期的反恐行动中采取的策略,马利特警告说,预防拘留令(Preventative Detention Orders)赋予了警方在不起诉的情况下,对疑似策划犯罪者实施长达两周的拘留,但倘若那些尚在犹豫是否加入极端组织的人面临无端被关押的威胁,可能适得其反,将他们推向恐怖组织招募者敞开的怀抱。
“如果预防拘押令被滥用或者被不明智地使用,极端组织的招募者就更容易以‘你们被歧视并被锁定为目标了,因此你们需要回击’为由拉拢人心,”他说。
他认为警方必须非常谨慎地选择预防拘留令使用的时机和地点,“如果能有节制地使用,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阻止了酝酿中的阴谋的话,就会少很多问题。”
马利特认为,网络对青年的极端化问题仍会继续,反恐专家们必须对此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展开行动。此外,澳大利亚的公众也将开始感受到来自极端组织的压力,“重大事件和庆典活动不受警方严密控制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