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目前已报告八例H7N9病例 烹饪禽类应高温煮熟
昨日,记者从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获悉,百色、梧州共报告2例H7N9病例。至此,今年2月份以来,广西共报告8例H7N9病例。疫情引起市民高度关注,自治区有关部门也高度重视,针对当前疫情召开专题会,积极开展H7N9疫情防控工作。
广西目前共报告8例H7N9病例
昨日上午,记者从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获悉,3月3—4日,广西增加2例H7N9病例,分别为百色市和梧州市报告的病例。目前2名患者病情危重,均在当地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当地联防联控相关部门已采取措施处置疫情,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已派出自治区级医疗和疾控专家前往现场指导病例救治和疫情处置工作。
根据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统计,今年以来,广西共报告H7N9病例8例,其中死亡3例,其他仍在救治中。病例分布在南宁市2例(1例输入性、1例本地)、桂林市1例、玉林市2例、柳州市1例、百色市1例、梧州市1例。
人与人传播能力非常弱
自治区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李永红介绍,目前已经明确,H7N9这个病是由禽传染给人的。就像人会患流感一样,鸡鸭等禽类也会患上流感。H7N9就是禽类流感中的一种。
为什么一家人同坐一桌吃同样的鸡肉,有人感染H7N9,有人却不感染?这跟个体差异有关。也就是说,各人体质不同,抵抗力、对病毒敏感性也不一样。“禽类感染了H7N9病毒,有些会发病,有些不会发病。人接触了感染病毒的禽类,也会出现两种可能:发病和不发病。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样接触了病死禽,有人不幸感染了H7N9,有人却没事。”李永红说。
据了解,目前,一些社区、小区药店在摆着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的柜台写上“预防H7N9”字样,那么,这些能否预防H7N9?李永红介绍,目前医学界已经明确,H7N9没有可预防疫苗,没有针对性预防药物,平时用于预防感冒的药物对预防H7N9是没用的。
李永红提醒,H7N9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非常弱。这种人传人的风险虽然存在,但从已知病例分析,密切接触者发病的情况很少,不必恐慌。但是,如果你有流感症状并且在10天内曾接触过活禽,一定要及早就医,并将情况告知医生。
如有任何疑问,市民可拨打12320卫生计生服务热线咨询。
尽最大努力抢救病患者
据了解,近日,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将联合自治区水产畜牧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H7N9防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各项防控工作要求。各地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年第1版)》和相关技术方案要求,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以及诊所等基层一线医护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能力。同时,加强病例救治,所有病例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统筹调配全区优秀临床专家和先进医疗救治设备用于患者抢救,尽最大努力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
此外,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将在每周五对外公布H7N9疫情信息,及时通报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3月6日至10日,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组织6个督导组分赴各市对H7N9疫情应对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督查。重点督查各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开展H7N9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每个市将现场抽查2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2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家乡镇卫生院及2个村卫生室,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不要自行宰杀活禽 烹饪尽量高温煮熟
●H7N9病毒是由禽类传染给人类的,但禽类感染病毒后不一定会发病。也就是说,活蹦乱跳看起来健康的禽类并不代表它不带病毒。因此,大家要减少接触活禽以及禽类的粪便等排泄物。
●养殖、运输、贩卖禽类或者在菜市宰杀、出售鸡鸭的人员,工作时一定要戴帽子、口罩、手套,并穿防水围裙和长筒水鞋。
●尽量不要在家里或楼道饲养活禽。
●市民前往市场买菜时,尽量不要在活禽摊档附近长时间停留;不要买活禽回家宰杀;接触禽类后要及时、彻底地洗手;加工活禽时,尽量高温煮熟。
●鸟类虽然有一定的传染风险,但目前发现的N7N9病例大多是由家禽传染,因此不必特别害怕周边的鸽子和其他鸟类,但最好保持距离。在疫情期,大家还是不要添置新的宠物鸟,减少感染概率。
●对于在农村养有鸡鸭或是办有养鸡养鸭场的,如果家没接种过流感等疫苗,要及时请当地兽医补种疫苗;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扫、清洗家禽粪便等排泄物;千万不要宰杀和食用病死禽。(记者 叶祯)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