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无害化让乡村更宜居
2016年以来,我市全力实施农村垃圾专项治理两年攻坚项目建设,共建设123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其中镇级34个、村级89个)。截至今年2月,全市基本实现100%的乡镇(街道)有垃圾转运或处理设施,90%的村屯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广大农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垃圾无害化 乡村环境更宜居
近日,在邕宁区那楼镇屯良村那棉坡看到,村中干净整洁,生活垃圾经收集后被运到位于村边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自从各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后,那楼镇的卫生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去年12月28日,那楼镇片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式投入运营,负责邕宁区那楼镇及中和乡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每天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约28吨,服务人口10万人以上。
有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长期困扰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那楼镇镇长胡学东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难题。现在,该镇的农村生活垃圾由村屯收集,村委、社区、街道负责清运,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负责无害化处理。
运营多元化 处理设施全覆盖
从2015年开始,我市在各县区选择相对中心的乡镇,规划建设一个涵盖周边两个以上乡镇垃圾收集处理的片区,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厂、场)。截至去年6月底,全市统筹建成24个(每个县区1个以上)乡镇片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并投入使用。
鉴于小型垃圾处理模式技术要求高,环境保护要求严,后期设备运行、维修及安全生产等环节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为防止因技术不成熟、设备退化、老化等造成环保事故隐患,我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采取“企业投资运营,政府购买服务,职能部门加强监管”的BOT建设运营模式,有效解决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操作难题。
随着我市2016年统筹推进的34个镇级和89个村级垃圾处理中心建成使用,截至今年2月,全市基本实现100%的乡镇(街道)有垃圾转运或处理设施;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屯(社区)分别建设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网络,初步形成可行、有效、稳定的农村保洁管理机制,有效解决乡镇垃圾处理难题。
市场化运作 农村保洁有保障
近日,在横县校椅镇石井村看到,这里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两个垃圾桶,一个放可堆肥的生活垃圾,另一个放其他垃圾。村民邓凤鲜说,村里的保洁员在上午把垃圾及时运走,不会影响村里的环境卫生。
在农村保洁工作中,石井村是采取市场化运作比较早的村。据石井村村支书李克进介绍,他们村每年公开招聘一次保洁员,保洁工作已形成制度化管理,保洁员的工作由村民和村委监督。
自“美丽南宁·生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创新建立乡镇(街道)环境卫生保洁巡查整治队,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巡查整治和农村保洁队伍的管理、培训,形成一支战斗在广大农村一线的保洁队伍,保障了广大农村的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