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形势 灵香草已减少95%
森林数量虽多,但“质量低”;在400多种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物种中,广西在数量上位居全国前列……日前,自治区科协一份题为《关于加强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的调研报告显示,广西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形势,呼吁通过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纳入政绩考核等多种方式进行保护。
广西物种消失现象严重
根据课题组的调研,广西物种消失现象严重。以广西大瑶山水源林保护区为例,原来存在的大量动物现在已经绝迹,珍贵动物鳄蜥已极为罕见,原有的216种鸟类54种已经灭绝,原有的2335种植物407种已经绝迹,驰名中外的大瑶山灵香草已减少95%。海洋生物方面,被称为“美人鱼”的海洋生物——儒艮近年鲜有发现,说明其数量减少且濒临灭绝。
同时,物种入侵种类杂多,危害程度大。在入侵我国的400多种外来有害物种中,广西在数量上位居全国前列,入侵物种单是动物和植物(不包括微生物)就有84种,其中动物(主要是昆虫)16种、高等植物68种。
山地和海洋破坏现象严峻
广西拥有较好的森林覆盖率,但是各地采用“炼山”、“全垦”等方式发展速生桉树人工林,极大破坏了山地生物多样性。目前,全区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中等及以下的面积占98%,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好的面积仅占2%。
此外,以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为代表的广西海洋生态系统也面临着退化威胁。红树林与珊瑚礁、海草床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滨海湿地的重要类型。近年来,广西红树林质量降低,涠洲岛珊瑚礁白化以及海草床面积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建议相关指标纳入政绩考核
导致广西生物多样性形势严峻有多重因素。当前,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操作性不强;自然区保护建设的力度不够。此外,科学有效的保护机制尚未形成,未对自然保护区实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群众为生计所迫进行破坏性开发,导致森林植被破坏、野生动物被捕杀;生物多样性研究滞后,科研经费投资有限,未能建立有效的科研检测体系等。
调研报告呼吁,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政府投入,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纳入政绩考核;建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设立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减少民众破坏性开发自然资源。
[责任编辑: 刘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