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县创新金融扶贫模式 增加贫困农户资产性收入
田阳县创新金融扶贫模式 增加贫困农户资产性收入
本网田阳讯(蒙中山)近年来,田阳县始终坚持扶贫开发优先发展战略,按照“组织建设先行,产业示范引领,整合资源联动,四大工程齐驱”的扶贫思路,全面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以打造农村金融改革升级版为契机,以实施“金融惠民”工程为载体,把农村金融改革和金融扶贫有效结合,充分发挥金融在扶贫攻坚中的杠杆作用,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因地制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平台助推、金融扶持、带资入股、固定分红、劳务增收”及“三养一种”(即养羊、养牛、养蛋鸡、种芒果)扶贫新措施,强力推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推进“平台助推、金融扶持、带资入股、固定分红、劳务增收”脱贫模式。
平台助推:通过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搭建融资平台,该县通过国有公司恒茂公司下属公司——那利公司作为全县融资平台,今年初已经融资3000万元,在桥马片区创建养牛基地1个、养蛋鸡基地1个,养羊基地3个,为企业或大户建立养殖平台;金融扶持:该县以自治区把田阳县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示范县为契机,把农村金融改革和金融扶贫有效结合,利用各级财政产业扶持资金,金融企业为农户贷款5—10万元,最长可贷款5年,利息为同期银行基准利率,政府负责贴息;带资入股、固定分红:贫困户以土地流转或在金融部门借到的贷款入股参与企业养殖或种植,年底贫困户可以享受入股资金10%的固定分红;劳务增收:公司提供贫困户劳动力每年不少于六个月的劳务,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2015年,该县搭建以引进国有企业公司那利公司作为融资平台,成功融资3000多万元,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桥马片区引导贫困户利用扶持资金发展养殖,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入股企业获取分红,不断增强贫困户自主发展能力。创建了养殖基地1个养牛项目、3个养羊项目、1个养蛋鸡项目,扶持贫困户800户,目前已初步起到带头、示范效果,为南部石山区的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鼓励能人带动,围绕“三养一种”助推产业发展。
该县探索“企业+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打造一批产业扶贫和能人带动示范点,引导贫困群众集约、规模生产。安排一定的产业扶贫资金以贫困户入股方式直补给种养能人,鼓励其以承包制、股份制、合同用工等形式发展扶贫增收产业。该县由田阳山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田阳县龙友百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的营销业务覆盖田阳3个乡镇、10个村,吸纳318个贫困户入社,就百香果项目每户每年可直接增加收入1100元以上,有地农户每年还可以得到土地租金500/亩,合作社聘请的日常管理人员约60人,其中90%都是来自贫困户,他们每月的平均工资在2100元以上,年工资收入2.5万元/人。另外,带动每年可吸纳300—500名社会剩余劳动力和租地农民实现季节性就业,每人每季(7月份-11月份)可获得6000元左右的劳务工资。
创建贫困户新型资产性收入平台。
该县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资助,贫困户参与模式,创立新型光伏扶贫资产性收入模式。引进扶贫光伏企业到桥马村下巴屯实施3KW分布式屋顶光伏并网发电项目,进行光伏扶贫试点工作。增强贫困群众造血能力,提高贫困村群众收入。负责施工的光伏企业资助一部分。根据南方电网对光伏发电按照0.87元/度收购的价格,农户平均每月发电291.80度,每月可收益253.80元,仅此一项,就可使下巴屯每户每年增加3000元收入,连续受益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