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隆冶金:广西最大非公企业转型逆势发展

25.07.2015  00:30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年产钢铁超600万吨   广西新闻网 记者 徐世杰 摄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钢材生产车间 。 广西新闻网 记者 徐世杰 摄

广西新闻网 南宁7月24日讯(记者 徐世杰)截至今年6月底,我区共有私营企业38.96万户,从业人员307.48万人,注册资本(金)10550.2亿元,同比增长26.01%、14.30%、57.57%。在当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压力加重背景下,我区非公企业在技术升级,管理创新,开拓市场等方面积极探索,以转型创新迎战下行压力,为我区经济稳增长作出突出贡献。近日,记者跟随“经济统战 促非公企业竞风采”采访团来到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了解广西非公有制企业如何不断发展壮大,凭借技术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是目前广西最大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2014年销售收入达213亿多元,是广西唯一一家主营收入超200亿元的非公企业。在全国钢铁冶金行业产能过剩、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这家以生产钢材为主的民营企业正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内部挖潜应对困难。

走进位于防城港的盛隆公司,生产车间里1000多度的钢水在经过多道工序后变成了一扎扎钢筋,厂房内的吊车忙碌着将成捆的钢筋整齐码放,各生产车间井然有序。然而公司的董事、常务副总经理陈亮却告诉记者,如今一吨钢筋的市场价只有2000多元,一斤钢筋比一斤白菜还要便宜,只要开机生产就是亏本,停产的话,8000多员工就要失业。现在公司的口号,不是要求企业利润多少,而是能不能度过这一关,现在钢铁行业肯定有一个洗牌过程,公司给各个领导层定下指标,内部挖潜力。

所谓内部挖潜,一方面就是各个部门压缩生产成本,对于年产钢材600万吨的盛隆,只要一吨成本省下30块,一年就能省出1.8个亿。另一个方面,就是拓展产业链,开发循环经济,充分回收利用生产钢材所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节能补效。

该公司副总经理鞠恒军介绍,公司利用装备的余热余压,投资新建了相应的发电厂,目前的装机容量和每天的发电量大约在450万到500万度,利用循环经济抵抗市场风险,利用我们余热余压来弥补一部分亏损。

除了对内挖生产潜力,盛隆还在对外挖市场潜力。该公司从2010年开始与中钢集团研究总院及北科大等高校合作,推进红土镍矿合金技术的开发和冶炼。鞠恒军告诉记者,公司利用红土镍矿资源,投资新建了新的预混配料系统,开发的新产品高强度、抗震、抗腐蚀钢筋,市场占有率正逐步提高。

结合防城港港口海运的优势,目前公司产品市场供应链覆盖广西,辐射广东、海南、贵州、云南以及东南亚周边国家。另外,为突破目前国内冶金业产能过剩瓶颈,公司已经开始谋划在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创建年产350万吨的钢铁项目。

“现在我们在马来西亚关丹的项目,土地已经平整出来,按照计划施工队伍要招投标进驻了。目前,马来西亚现在没有像样的钢铁行业,都是一种小作坊,主要钢材现在都是靠进口。而马来西亚这几年的建设相对来讲还比较多,钢材需求量还比较大。我们在那边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应该来说会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陈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