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组:部分地方事权财权不匹配
原来只能撒撒胡椒面,一个村子分到两三万元专项资金,仅够支付两名保洁员的工资;现在跨部门整合后的专项资金重点向农业、民生等领域倾斜——近日,国务院第九督查组在湖北发现,十堰市郧阳区主动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小钱变成大钱,大山深处建了公路,农村旧民居整修一新,特色产业发展起来,山里山外连接起来。
督查组本想好好总结、推广经验,市县的相关负责人却面露难色。有了好经验却不愿意说,咋回事?
“就怕说多了,明年把这些钱都给‘整’没了!”当地干部说,每笔专项资金都对应着相关的渠道和部门,“整合”,尽管符合中央要求,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的原则,但还是担心有关部门不高兴,认为你没有按规定“专款专用”,以后就不给了。
地方的同志很困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国务院已出台政策,要求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盘活各领域沉睡的财政资金,把“零钱”化“整钱”,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保障民生支出。但大量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仍未做出相应修订,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只能按原来的老办法来管理。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放权不放钱问题突出。一些地方出现了简政放权给地方“松了绑”、专款专用对发展“留着绊”。
不仅是专项资金整合,督查组还发现,规则问题成为深化改革的制度性障碍,影响了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基层干部说,中央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信号这么强烈,可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还是老路子,让他们无所适从。顶层设计有了,规则不改,配套不配,细则不细,中央政策不能落地,就会让企业和群众觉得是画饼充饥。
“你看,按照国务院政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项目的核准权限都下放给了地方,但规则还没变,规划审查、指标分配等关键权限仍在上级部门,还是需要层层报批。”一位地方干部说,一个项目,按规定要“四证”齐全才能开工,但有的“证”是建前建后重复审批,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有的要拖上两三年;水电站、电网等投资项目要经过几十次评审,有的还互为前置条件陷入循环困局。
督查组也听到企业反映,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不少创业者很振奋。但是,与后置审批相关的数十部规章制度还没修订,依然要求一些企业办理行业准入时提交验资、年检等证明文件,政策红利没有释放出来。
中央政策改了,与之相对应的规则改不改?道理很浅显,做起来却不易。这当中,既有部门藩篱、利益固化、不愿放权等顽疾,也有认识不到位、懒政怠政等原因。改革进入深水区,一系列敢于碰硬、创新求变、激发活力的大政方针都已定盘。要让这些政策落到实处、发挥效力,亟须适应经济社会运行新情况,结合简政放权,及时修改完善相关规则,使之与中央政策更契合。
规则的修改,需要全国人大、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认真研判、科学规划,从那些呼声最强烈、与百姓民生和深化改革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先改起来。比如财政资金的整合,就必须抓紧修改与之相关的规则,这样,有利于实现改革的初衷,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