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良策 合力拔穷根

21.02.2017  10:03

  乡村道路便捷通畅、改造新房熠熠生辉、富民产业蓬勃兴起、社会保障温暖人心……走进灵山,精准扶贫工作稳步推进的成效令人振奋。

  灵山县拥有160多万人口,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起来,该县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通过改善设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保兜底、教育资助等形式,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去年完成了34个贫困村1464户7038人的脱贫任务。

   改善基础设施

  让贫困户共享优质社会资源

  旧州镇大岭村是灵山县“十三五”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交通是制约村里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

  “村里连接外界的,只有那条泥泞山路,因为路难走,村民们很少出去,几乎与世隔绝。”大岭村扶贫工作队员黄鹏辉说,去年村里共获得道路建设项目17段,共计11.1公里长,总投资334万元。“这些道路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和村里的发展环境。

  去年,灵山县对36个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村屯下达982个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1.24亿元。为了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优化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去年灵山县还推进建设桥梁工程项目17个,总投资472万元;人饮工程项目29个,总投资986万元;水利工程项目100个,总投资5180万元;文体中心项目15个,总投资525万元;纳入危房改造458户。

   产业扶贫“造血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我家今年利用1.8亩水田种植水稻与养殖禾花鱼,不仅有稻、鱼的收益,扶贫产业在通过验收后,还可以领到每平方米10元的奖补金。”佛子镇元眼村贫困户马仲英去年加入元眼村水岸人家禾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鱼稻嵌套种养,实现了水稻与禾花鱼的双丰收。

  灵山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动员和引导企业参与贫困村产业扶贫工作,并鼓励贫困人口以扶贫资金、土地等入股企业、合作社,以入股分红脱贫,达到产业发展、农民得益的目的。目前,该县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196家,辐射带动农户达3.5万户。

  为了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灵山县将全县划分为19个“战区”,实行墙上挂图作战。每村确定至少一个主导发展产业,支持多个村同业推进,形成区域优势。去年,该县投入财政专项资金3.1亿元,组织实施共三批产业开发扶贫项目,扶持1.1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目前,全县已形成水果种植、茶叶管理、蔬菜种植、中草药种植、家禽养殖等16类产业扶贫项目。

   社会保障兜底

  惠民政策解贫困户之急

  佛子镇泗洲村的贫困户吴德升父母均已年届八旬,其本人身患残疾,生活十分困难。

  在精准识别工作中,驻村工作队员了解到他的家庭实际情况,为他家申请审批了低保,并一次性给予临时救助金3000元,使他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去年11月,那隆镇龙屈塘村五保户姚满修突发左股骨颈骨骨折,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他通过申请城乡困难群体大病救助资金,获得2.43万元救助,解了燃眉之急。

  灵山县将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逐步纳入农村低保保障和医疗救助范围。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全县已享受低保的贫困对象人数为1.04万户4.19万人,已参加新农合的贫困人口达7.45万人,占贫困人口的96%。

  去年灵山县还举办各类扶贫职业技能培训57班,培训2379人;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4527人,受助金额272.6万元;资助“雨露计划”贫困学生1325名,让各类社会保障关爱政策帮助贫困户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