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舞蹈诗《侗》 开启亦真亦幻的侗寨之旅

03.08.2017  16:28

踩月亮》剧照   袁明耀 摄 

本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

日前,3D舞蹈诗《》继在北京天桥剧场、国家大剧院演出后,又在湖北剧场演出。经历大半年,辗转近2.4万公里,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这部剧目2017年全球巡演终于告一段落。

在巡演所到的23个国内外城市里,3D舞蹈诗《》用诗一般的舞蹈语言、绚丽多姿的3D舞台效果和侗家朴实纯净的民族气质,令观众惊艳、赞叹,场场演出座无虚席,掌声经久不息。

走入侗家的视觉幻境

斜阳里,美丽的姑娘们踩着水车愉快地歌唱;烈日中,勤劳的阿爸、阿妈和阿仔努力劳作播种;月光下,热恋的男女絮絮诉说着彼此的思念……在100分钟的演出中,舞蹈诗《》以一个游子的视角,通过“阳春、清夏、三秋、九冬”的寒来暑往,描绘了《养根》《坡会》《水车吱吱》《踩月亮》《种太阳》《背背抱抱》《鱼戏》《孕育》《踩堂》9幅侗族生活画卷,全景化、立体式、广角度、多侧面地折射了千年侗寨的风土人情,引领人们走进侗族人的精神世界。

在剧中,优美的舞蹈与唯美的散文诗相结合,将千年侗寨娓娓道来。与传统舞蹈不同,舞蹈诗《》运用3D舞蹈的艺术形式,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舞台样式、舞蹈形态和观赏体验,使观众在多维度的视觉“幻境”中身临其境。剧作家龚应恬观看演出后赞叹:“对美的独到理解,对舞蹈语言的新发现和新表达成就了《》。

舞蹈诗《》是由导演张继钢与柳州市艺术剧院一起历经6年磨砺,在继民族音乐剧《白莲》、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后推出的又一部民族题材舞台剧目。自2015年底首演以来,《》的足迹遍布国内外80多个城市,不仅向观众展示了美丽中国、秀丽广西的美好形象,也为柳州再次树起一个艺术标杆。

营造身临其境的艺术氛围

3D舞蹈不是我们发明的,但是《》这样的3D舞台艺术是观众没有见过的。”张继钢说。高科技裸眼3D技术展现了神秘且独具韵味的侗家风情,这种创新性的艺术语言也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感受。

在谈及舞蹈诗《》的艺术创新时,张继钢说:“《》不仅是给侗族人看的,也是给世界准备的。我们应该用更加国际化的语言和其他国家的人民进行艺术交流。”他希望通过现代的表现形式来传播民族文化。为此,《》的创作团队花了6年时间研究如何运用裸眼3D技术打造舞台效果。

上万根线从舞台上空连接到地面,形成一道道细密透明的帘幕,将舞台切割成不同的空间和平面。这些帘幕可升可降,既能在投影下形成多维度的视觉层次感,又不妨碍演员在不同空间里自由穿梭,加上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将大山、清溪、侗楼、竹林、风雨桥以及舞者和与之呼应的影像展现在观众眼前,甚至把侗家场景通过丝线帘幕延伸至舞台顶端和四周墙壁,观众仿佛置身其中。

作为一位积极探索舞蹈与视觉语言的导演,张继钢在《》的舞蹈艺术构思上充分彰显了他融合民族精神与当代艺术语汇的才能。在刚柔并济的《鱼戏》中,7名男演员化身为鱼,惟妙惟肖地演绎着鱼戏水中的灵动,3D技术塑造的“鱼儿”游过他们身边,“水珠”在他们身边流动,真人与虚影相互交叠、巧妙相融,场景如梦似幻,仿佛连观众也化身为鱼,与水亲密地拥抱。3D技术让充满诗意和民族韵味的舞蹈语言得到烘托,使这场《鱼戏》成为令观众印象最深的一幕。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中,短短10多分钟的《鱼戏》赢得的观众掌声达12次之多。

民族的精神,世界的咏叹

民族题材是中国舞台一个永恒的主题。张继钢在导演手记中这样描述:“侗家是水的民族。我想侗家的水是沉静的湖、温馨的塘、欢快的溪、灵动的泉。归纳起来,可能是素朴和纯净。”而这也是舞蹈诗《》所表达的侗家情怀。

与其他欢歌笑语的传统民族歌舞不同,《》更强调审美的距离感。张继钢表示,他的民族艺术创作其实是一种对少数民族的美学研究,关键在于如何用艺术的语言体现民族性。在《》里,芦笙作为侗民族的象征贯穿全剧。终章《踩堂》把侗族坡会——芦笙踩堂的场景加以提炼,赋予艺术的想象力和表现力,通过庄严肃穆的仪式感展现侗族世世代代的文化传承,不禁使人产生对侗民族的敬仰,引领人们触摸和感受蓬勃的生命气息。

因此,《》和《白莲》《八桂大歌》不同,它的立意并不在展现风情民俗,也不过度注重少数民族的服饰,而是通过对日常场景的刻画和追求民族元素的国际化表达,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发出“天下没有远方,有爱就是故乡”的咏叹,以小见大地把故事主题升华为民族和谐、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中国故事。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认为:“《》不仅是一部舞蹈诗,也是一部舞蹈史诗,它体现了导演极强的洞察力和对民族内涵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