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花甲螺被检出氯霉素两上黑榜 向问题花甲螺说“不”

30.08.2015  13:16

  ●有关部门通报不合格食品名单,北海花甲螺两次上榜

  ●当地开展大规模抽检,并欲加强现场监管和日常执法

  图为在北海一市场内,工人正分装花甲螺,准备外运。记者 吕海锋摄

  8月份,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两次食品抽检信息里,北海的花甲螺均被检出含有氯霉素。8月28日,北海市食药监、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对市区的花甲螺集散市场进行大规模抽检,目前样品已送到检验单位。

  据悉,北海拟加强现场监管,在码头和集散中心设置检验点,从源头上直接杜绝问题花甲螺等贝壳类海鲜进入市场。

  缘起

  花甲螺两上黑榜

  8月初,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二季度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抽检的1619批次样品中,有31批次不合格。其中,北海市贵州路市场某摊位销售的花甲螺、扇贝,被检出含有氯霉素和镉。

  8月20日,该局又公布了2015年执行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北海市南珠市场贝类16号摊销售的车螺和花甲螺,也被检出含有氯霉素。

  据了解,氯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是国家规定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的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然而,由于氯霉素抑菌效果好,而且价格低廉,会被一些不法商贩添加在水产品中,以抑制病情、消毒、延长存活时间。

  说法

  氯霉素能提高螺的存活率

  由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锌等微量元素,花甲螺被誉为海上“牛奶”,深受各地食客喜爱。然而,花甲螺一旦脱离原本的生活环境,难以长久保持鲜活,存活率会迅速降低。为此,个别商贩会选择在花甲螺中添加一定量的氯霉素。

  陆明(化名)是北海人,搞水产运输已有8个年头,常与花甲螺等海鲜打交道。据陆明介绍,氯霉素其实是“舶来品”,在2013年之前,北海的商贩只是把螺装进编织袋,里面放点冰块,装上保温车就运走,根本不懂加氯霉素。

  2013年底,情况有所转变。“一些外省客商过来订货,要运到福建、广东等地,他们用泡沫箱装螺,并加入葡萄糖、氯霉素、冰块,说是能让螺保持鲜活,不久这个方法就在圈子里传开了。”陆明说,在添加氯霉素后,螺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会显得很生猛,“药效为20个小时左右,能一定程度提高螺的存活率”。

  “花甲螺从海上捞起,再到摆在市民眼前,中间经过了码头-集散市场-农贸市场-饭店等几次转手。”陆明说,据他所知,添加氯霉素一般是在两个环节,一个是集散市场,商贩将螺打包装车时;另一个是在农贸市场,摊主为了让没卖出的螺过夜存活,偶尔会微量添加。

  至于添加的剂量,一知情人士称,通常是200升的冻盐水,添加约10毫升的氯霉素;而一个泡沫箱大概能打包10升冻盐水和47.5公斤花甲螺。换算下来,10毫升氯霉素会被稀释到1000公斤的花甲螺中。“一般是运往外地的才添加,而且量很少,但用试纸可以检测出来。今年在广东被查出后,大家都不敢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