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用好市场之手 破解“公地悲剧”
新华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董建国、潘强)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和力度,污染蔓延的局面有所遏制。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环境污染治理仍存在边治理边污染的怪圈。例如,一些地方采用单纯的行政手段,采取“运动式环保大检查”等方式治污,但污染问题却如韭菜,割掉一茬又长出一茬,一些被关停的企业照样顶风冒烟;还有一些地方,污染企业与执法部门上演“猫鼠游戏”,企业的净化设备对执法部门“开机欢迎,关机欢送”。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怪圈是经济学原理中的“公地悲剧”:当人们把空气、土地、水等生态资源当做免费公共物品时,多方利益主体会尽最大可能享受生态环境的效用,而不愿为环境污染付出代价。例如,一些“三高”企业抱着“搭便车”的心态,只管自己无偿向生态环境排污,竭泽而渔,全然不考虑生态环境的脆弱,势必将环境破坏的危害和治污成本转嫁到整个社会头上。
破解生态环境的“公地悲剧”,应告别单纯的“运动式治污”模式,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尊重市场规律,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一方面,应尽快把生态资源服务价值化,建立市场机制,通过建立排污权或碳交易市场、征收环境税、碳税或排污费、完善生态补偿等形式,严格控制污染。目前,我国已批复多个省市开展排污权试点,水权试点以及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些市场化治污尝试应进一步提速,加快取得实质性突破,最终形成市场化的污染成本约束机制,倒逼高污染产业淘汰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应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划定生态红线,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坚决拒绝“肮脏的GDP”。
治理污染是一场高标准、严要求的“大考”,考验的是整个社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必须依靠政府统领、企业行动、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合力。根治环境污染问题,除了要依法加大处罚力度,还要发挥好市场之手的驱动力,让“公地悲剧”不再上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