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助力柳州市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柳州市财政不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全力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逐步形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生物和制药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50家。2015年1—9月,柳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9.9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全市增速19.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9.5%,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一、 整合各项财政引导资金
2013年,柳州市制定“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工业再上新台阶”三年计划,其中包含“1131”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该项目紧紧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机遇,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支持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生物和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2014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该市挖潜改造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节能降耗专项资金、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优先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二、 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立柳、强市富民”的战略决策和实现“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目标,市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投向的引导作用,每年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2014—2015年,市本级财政共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6000万元。目前已有55个项目落户企业,为柳州市企业扩规模、提技术提供了资金支持。其中,上通五菱、东风柳汽、柳州五菱等先后开展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工作。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纯电动微型货车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查,获得国内首个新能源(纯电动)货车生产资质,填补了国内微型电动货车产品空白;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成功开发纯电动乘用车、客车、货车等十几款电动汽车产品;腾龙煤电公司煤矿供电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矿用防爆智能开关电器等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创新融资模式
一是开展成长性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工作。自2012年以来,市财政与市工信委沟通协商,通过以财政资金带动金融机构资金的形式,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扶持新模式,搭建政银企合作新平台。截至2015年8月,该市已连续投入4000万元信用保证金,累计帮助52家中小企业取得贷款,贷款金额达1.93亿元。
二是探索建设“惠企贷”信贷引导资金融资服务。根据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2015年初,市财政局与市工信委联合各城区、柳州银行、农村合作信用社和担保公司,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引导资金工作。自治区、市本级、县区按照1:1:1的资金配套方式(即自治区、柳州市本级、县区各出资3800万元)用于信用贷款保证金。同时市担保公司按1:3比例配套资金1.14亿元,并由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合作银行原则上按存入风险保证金的10倍给予符合申请条件且经县区(开发区)推荐的中小工业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贷款利率遵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最高上浮不得超过20%幅度。目前,自治区、市本级配套资金已基本到位,已有22家中小企业获得该项贷款,贷款金额达9850万元。
四、加强部门沟通联动
一是加强与各银行沟通,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在与市区农信社深化合作的基础上,努力拓宽信用贷款渠道,积极与柳州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洽谈。目前已与柳州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信用贷款业务。同时,进一步完善贷前贷后管理机制,通过开展企业贷前贷后调查走访、举办企业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融资需求等情况,做好企业贷款项目的征集、审核和贷后管理。
二是支持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由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经费支持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通过开展领导送服务、推介会、政策宣讲、产品展示、服务进县区等活动,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投资融资、管理提升、技术创新、人才招聘等方面的困难,切实做好中小企业服务工作。
三是设立柳州市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制定《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和《柳州市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使用管理办法》。该平台整合了财政、税务、环保、工商等部门的企业信息,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推动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共享。
四是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工作。从2013年起,全面实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并委托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组织第三方专业评级机构,以免收企业评级费用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信用评级服务。同时,加快推进柳州市企业信用体系实验区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优质成长、诚实守信企业的融资力度,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报送单位:柳州市财政局 编辑:邓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