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行业整体回升 运输形势有所好转--2017年一季度广西交通运输业生产情况分析
一季度,广西货运量整体回升,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和港口吞吐量均实现正增长,铁路、民航、水路客运较快增长,交通运输形势有所好转,但存在问题仍需着力解决。
一、交通运输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季度,铁路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完成1115.7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增长8.5%,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增长5.5%,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增长6.0%。
(一)铁路货运增速加快,客运保持较快增长,客货运输为近6年来最好水平
一季度,广西完成铁路客货运输周转量274.0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0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0.7个百分点,增势稳步提高。主要得益于客运较快增长、货运增长趋于平稳共同拉动。
1. 铁路客运快速增长 。随着高铁里程逐渐延伸、动车通达里程不断增加,我区高铁覆盖面不断扩大、动车运行班次不断加密。目前,我区14个地级市中有12个市已经通达动车。高铁快速发展带动广西客运持续快速增长,在上年基数较大的基础上仍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达2312万人,同比增长21.4%;完成旅客周转量102.21亿人公里,增长14.6%。
2. 铁路货运增速加快。 受国内经济回暖,货物运输需求逐步恢复等因素拉动,今年前3个月铁路货运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一季度,广西铁路货物运输量同比增长17.9%,由上年同期下降3.6%转为快速正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1.4个百分点。主要受煤、石油、金属矿石、矿物建筑材料等传统大宗货类和集装箱运输量大幅增加拉动,该四种货品运输量增长30.4%,有力拉动了铁路货运量快速增长。一季度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完成171.85亿吨公里,增长5.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9.1个百分点。
(二)公路货物运输保持增长 。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好转,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运输企业积极调整和优化运力结构,提高物流运输服务业意识,较好实现了从单纯货运向能够提供多种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公司转型,有效增强了运输市场竞争能力,广西货运增长平稳。一季度,广西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508.4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货物运输量2.77亿吨,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4.1个百分点;货物运输周转量完成498.34亿吨公里,增长5.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但比1-2月提高4.7个百分点。货运稳定增长带动一季度公路客货运输保持增长。
(三) 货运增速加快,客运增长迅猛,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增势良好。 一季度,广西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332.67亿吨公里,同期增长6.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占,但比1-2月提高2.4个百分点。 一方面,货物周转量增速加快 。一季度,广西水路货物周转量332.35亿吨公里,同期增长6.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占,比1-2月提高2.4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国内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国际航运市场复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初见成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提速,西江-珠江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进程加快,水运市场行情好转,货物运输量增加,同时,运往广东等长距离运输增多,货运周转量增速加快。 另一方面,水路客运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我区水上旅游火爆。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区积极打造优质旅游品牌,加大旅游宣传力度,花山岩壁画申遗成功,大力推广三月三旅游文化节,提高旅游服务业水平,动车通达城市增多,交通便捷,加上春运期间天气持续晴好,出行游客增多,带动我区水上旅游客运量快速增长。一季度,广西水上客运量同比增长44.6%;旅客周转量增长47.8%。
(四)民航客运快速增长,货邮运量增长平稳。 一季度,我区民航运输共完成旅客吞吐量560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增速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0.6个百分点。民航客运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抓住时机保障春运;二是增开和加密热点航线班次,取得明显成效。一季度,我区民航保障运输起降架次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保障了广西民航旅客吞吐量稳定增长。一季度,广西民航货邮吞量3.5万吨,增长5.0%,增速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0.5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今年一季度我区经济虽呈缓中趋稳态势,但社会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公路水路货运需求仍然不旺,运输生产不确定因素增多,巩固继续向好的运输态势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一)运输货源少,总体运价低,市场竞争激烈 。 一是航运市场仍然低迷 。当前航运及其相关行业的复苏程度和空间仍然是个未知数,整个行业的运价仍然在中长期的底部运行,运力过剩没有消除。货源不足,船舶不能饱满营运,运价低廉,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仍在延续。当前,在营船舶特别是5000载重吨以下的船舶大部分仍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企业船舶宁愿暂停营运,等待市场的变化。同时,同行经营业务基本相同,竞争区域相同,服务功能单一,缺乏差异化的核心业务,运输企业之间低价竞争已成常态。据调研了解,今年贵港-广东航线货品每吨运价:水泥20元、钢材20元、煤炭18元,与上年持平,但人工费上涨5%左右,经营效益下降。 二是公路货运市场需求趋缓 。据柳州市调研企业反映,今年3月份起,商品汽车、钢材等大宗货品公路运输增速放慢,商品汽车整车运输增幅减缓,其中北京现代商品汽车运输量减少一半。加上公路治超影响,2016年9月高速公路限行政策实施以来,以商品汽车整车运输为主业的运输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单次单车运输量约比以往减少近三分之一,影响运输量稳定增长。
(二)企业经营成本和费用趋高 。 一是水运方面。 企业船员、燃油以及管理费用都在上涨,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车船维护成本增加,企业经营维持艰难。 二是公路运输方面 。有的地方企业为车辆办理入户和营运牌照手续繁琐,耗时长达近四个月。如柳州市某汽车运输物流有限公司,为100辆新货车办理行驶证和营运证,从去年10月新车下线,到市交警、公路运输管理等部门陆续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再到1月底上牌照,前后用了近4个月时间,期间被要求每辆车必需配备一名专门司机,不得重复使用。不仅耗时长,长期空占运输用具,而且错失了商品汽车销售和运输旺季,导致运输量减少,还增加了大量的人工、费用等各项开支。另外,公路治超限载,也使企业在运输过程中增加人工、燃油消耗等运营成本。
(三)资金来源渠道少,水运企业融资仍然困难 。今年全国银行风险拨备和资本计提压力仍在增加,中小企业信贷比较困难。由于金融部门信贷门槛越来越高,而我区水运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融资能力较差,四大银行中没有一家愿意向这些企业贷款,愿意放贷的只有个别中小银行,且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很大。当前,广西对航运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与海南、福建、宁波等地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吸引外地船舶企业运力入驻。各种不明因素仍然无法排除,船舶融资也变得更加昂贵。水运企业资金周转难,船舶运力投资速度放慢,水运企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 四)公路客运降势仍在持续 。受广西大部分地级市动车开通并加密运营,城镇居民私家车普及率提高,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对小型客车免费通行,自驾出行增多,长途客车凌晨2-5点停运措施持续实行等因素影响,公路中长途客运线路受到极大的冲击,客运班车实载率降低;同时,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加快,优先发展城市客运,部分客运线路改为公交车线路,对客运量减少一定的影响,使广西公路客运持续下降。
(五)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信息化滞后,效率较低 。部分物流货运站场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基本采用人工搬运装卸的作业方式,既影响了物流效率,又容易造成货损价差。同时,公路货运市场缺少电子信息科技手段,大部分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在信息化手段方面明显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不能有效地整合物流信息,影响了货物的周转速度和运输效益。企业对未来货运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转型没有实质性的改善,缺乏竞争优势,造成货源流失。
三、建议
利用好我区沿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早期始发港,发挥“一带一路”战略的地缘优势,乘着国家加快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加快的东风,写好新世纪海上丝路新篇章。
( 一)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港口航道生产环境,提升运输效率 。目前,我区运输站场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加快推进铁路货运场站、公路物流场站、机场迁建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增强运输场站存储能力,提高海陆空、铁公水和民航无缝接驳联运能力;二是加快落实贵阳至钦州港铁路货运专列开通和常态化运行,推进昆明、成都无水港项目建设,扩大与西南地区货物往来;三是加快北部湾经济区电子信息港建设,提升北部湾经济区对广西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本增效 。一是合理发展运力,发展多种车型结构特别是增加大吨位车辆,提升公路货运能力。二是企业应有效整合挂靠货车运行路线;积极拓展运输业务市场。积极拓展货物运输货源、拓宽货运路线,建立现代物流网电子商务平台,快速了解货源信息,提高货运效率。三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鼓励货运甩挂运输,增加货运量,减少运输成本。
(三)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增加公路客运的良方 。一是做好高铁冲击较大的客运班线的跟踪管理,做出相应调整,开通更多未通高铁地区的客运班线,降低客运周转量的下降幅度。二是加强市场研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和管理策略。三是加快推进道路客运集约化改造,继续优化农村公路客运网,加快推动一批农村客运站和便民候车亭建设,提高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完善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旅客出行条件。五是深入推进《全市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力做好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打造平安交通。
(四)加大政策支持,大力扶持壮大实体经济 。一是尽快出台运输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大型公路货运物流企业,引进、培育实力雄厚的港口和航运企业,提高对运输企业服务水平;二是加大对企业在运输工具更新、技术改造、集装箱联运、新航线开辟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在企业贷款等方面给予宽松政策;三是给予运输企业人员免费培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及安全意识;四是适当减免有关费用,给予适当运价补贴、燃油补贴等,帮助航运企业渡过航行低迷期,让企业有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政府积极作为,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简化办证审批流程。缩短运输车辆牌照办理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缩短企业运输工具空置时间,提高资源利用率;简化口岸通关手续,缩短验货和通关时间。二是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宽松市场环境。大力整顿外部市场环境,在运输市场低迷时制定合理的货运指导价,防止低于成本价等恶性竞争行为。三是建立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物流企业实时提供货源供需状况信息,为货物运输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撑,实现交通运输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