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桉之发展探讨 产业发展与政策调控如何平衡?
南宁市高速公路旁种植的速生桉,按新规,不少将被清除。记者 唐辉吉摄
是是非非速生桉之发展探讨
产业发展与政策调控如何平衡?
专家建议,应加强规划科学发展,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法规
南国早报记者 陶海华 程浩楠 吕海锋
随着去年底自治区林业厅《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区森林树种结构实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发出,各地对于桉树种植的调整方案陆续出台,逐步减少桉树种植面积似乎已成定局。那么,在桉树产业发展与政策调控之间,如何兼顾各方利益?专家们建议,应当尊重科学规律,找出平衡点;另外,要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市场等共同参与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法规
1
转型尝试
砍掉桉树栽花种果
在上林县白圩镇狮螺村,村民带着记者参观了他们的红心蜜柚种植基地。这里的果树苗还很小,与此相对的是硕大的速生桉树根相当抢眼。
“这个基地有350亩,以前主要是用来种植速生桉,去年9月份,我们响应政府号召,就把速生桉砍了,用来种植红心蜜柚。”村民莫光益说,他们以合作社的形式将村民的土地归拢起来,形成规模,除了种植果树之外,基地里还培育了三角梅、玫瑰等,进行花卉种植与销售。
在村民们看来,如今“花样南宁”需要大量的三角梅,价格水涨船高,他们可借助“花样南宁”的东风发展壮大花卉种植业,这样要比以前种植速生桉更好。上林县政府也很支持村民的做法,给予了30万元的资金扶持。
4月16日,上林县相关部门表示,他们在积极推进速生桉树种替换步伐,调整森林树种结构。对于速生桉林地,按照“调得出,补得上,稳得住”的要求,加强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引导和鼓励林农改种经济效益更高的核桃、澳洲坚果、油茶等经济林木或其他珍贵树种和速生树种,实行桉树限种和改种相结合,保证全县森林覆盖率不降低,森林质效更显著,森林树种更丰富,森林景观更美丽。
在行业内,北方的杨树和南方的桉树,都因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大被称为“功臣”。这两种树木为改变我国缺林少材的现状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广西,桉树被逐步减少种植面积似乎已成定局。广西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广的台湾白杨树,已在宾阳、梧州、贵港等地种植,目前达到数千亩。
据介绍,这种白杨树是针对广西土壤气候培育的,克服了传统杨树和很多速生杨树生长缓慢、成材周期长等弱点,把成材周期缩短为4~5年,种植后180天即可成林,准备抢占林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