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城提升"绿城"品位 打造"花样南宁"
盆花入地添魅力 花样南宁别样美
民族广场前盛开的迎春花卉。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陈 媚 莫岚远/文 潘 浩/图)2月的邕城,春回大地,街头洋溢着春的气息。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南宁街头为迎接新春的到来而打造的“红妆绿彩”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春意盎然。
“中国绿城”是南宁人引以为豪的城市品牌,通过多年来持之以恒的打造,“绿城南宁”可谓名副其实。
满眼翠绿固然赏心悦目,然而未免单调。为了让美丽的绿城更添魅力,自去年开始,南宁以举办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为契机,大力实施“中国绿城”提升工程,其中突出的一个创新措施,便是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盆花下地培土种植。“盆花入地”换来了城市环境的显著改善,赢得了从国家领导人、中外嘉宾到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
今年初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又为“中国绿城”的品质提升提出了新目标——打造“花样南宁”。值得注意的是,市委书记余远辉强调,打造“花样南宁”品牌,实现“四季有花、处处见花”的盛景,并非靠不计成本的投入、精心刻意的人工雕琢,而是通过科学挑选花期长、适宜南宁环境的花种,在绿化养护上坚持“多施肥、少修剪”原则,确保城市植被长得高大、长得茂密、花开得鲜艳。
“花样南宁”的美,正是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经济之美。从“中国绿城”到“花样南宁”,从“盆花入地”到“自然植被”,也彰显了一座城市生态绿化理念的不断升华。
鲜花脱盆“接地气”
城市之美尽在身边
“过去,每逢重大节日,街边总是一盆盆鲜花迎客。节假一过,很快就满眼凋零。”一位市民表示,“节日盛装”美则美矣,却让大家觉得不够“接地气”。
正如市民所感慨的,过去每逢节假日,邕城的街头必然会被各类盆装鲜花“精心装点”一番。不仅如此,为了追求城市绿化植被的精致美观,南宁的绿化工人一年四季都要在街头忙于修剪花卉苗木。于是乎,“砍头树”“短命花”大行其道。
然而,随着“中国绿城”建设的深入推进,爱绿赏花的南宁人越来越感到,生态自然的城市绿化才是城市里应有的美景。从2014年开始,我市逐步改变了以往依靠人工摆放盆花实现彩化、绿化效果的做法,将时令花卉改为培土种植,就是绿城南宁坚持生态自然的一个勇敢尝试。
漫步邕城街头,火红的朱槿、金黄的万寿菊、鲜艳的一丈红、各色的四季海棠、大花海棠、孔雀草、凤仙花、石竹……种类繁多、色彩缤纷的各种鲜花,把初春的南宁装扮得生机盎然。
热爱生活、喜欢摄影的市民何南英一家上周末根本停不下来,夫妻俩开着小车,带着儿子,拿着摄像机,流连在民族广场、南湖广场、竹溪大道、五象湖公园等花卉绿植集中之处。
“感觉往年鲜花都是为了重大节庆而‘开颜’,但是今年的鲜花美景却‘容颜常驻’。好惊喜!”何南英一脸幸福地和记者晒起了幸福美照。
上周末,在民族大道金湖广场、竹溪立交桥路段,园林工人正在分车道绿化带里忙着种植鲜花,园艺工人覃大姐说,他们正在种非洲凤仙花、一丈红、三色堇、四季海棠和万寿菊等鲜花,这是他们今年更换的第一批鲜花,这批鲜花能保留到五一节前,“鲜花种下去,我们就只用对花进行浇水、施肥等日常养护,比起过去一年里反复搬花架、搭架、拆架、摆盆花等工作来说,轻松不少,更重要的是市民看到的花开时节更长了”。
不再追求人工“浓妆艳抹”
秀出城市“肌体”内在美
随着“花样南宁”目标的提出,要想实现“四季有花、处处见花”,人工堆砌的盆花根本无法胜任,盆花入地就成为必然选择。
但鲜花脱盆下地后,我们看到的城市“花景”会不会是一成不变,没有过去盆花摆出的造型和小品那么多姿多彩呢?
市林业和园林局园林工程师黄莉洁说,市民大可不必担忧,园林部门在更换花卉品种时会采用长年花卉与应时花卉相结合的办法,精心选择海棠、长春花、繁星花等花期长的品种作为主要种植品种,而大量花期短、花色艳丽的应时花卉则在重大节庆和特殊时段用来装扮出五彩绿城,让大家感受到新鲜、应时的美景。
“经济节俭、简单大气、突出重点、保证效果。”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蓝岚介绍说,通过精心设计、科学管理,选用花期长、花色艳、易养护的花卉品种,同时精心组织实施,克服花卉下地种植道路多、线路长等难题,使得城市重要道路、重要节点一年四季鲜花盛开。
“鲜花改摆为种,让时令花卉脱盆下地,我市主要街道绿化景观的设置不再追求人工打造的‘浓妆艳抹’,而是把 ‘生态美’‘自然美’和‘健康美’更好地展现在城市的‘肌体’上,打造‘四季花开’的城市美景,真正提升邕城市民的内在生活品质。”在接受采访时,蓝岚形象生动地给记者描绘出了一幅南宁“城在绿中,绿在城中,人在花海中游”的美丽画卷。
细细盘点三本“账”
城市建设不能好大喜功,为贪图洋气而不惜工本。
搞临时性的盆花、随用随栽和盆花入地种植、长种长栽,这两种方式哪种成本更划算?园林工作人员、热心市民和记者算起了三本“账”,让大家一目了然。
第一本“账”:经济账
“往年,为营造节日氛围摆放在主要街头的盆花,花期大概是20至30天,现在盆花下地以后,如大花海棠、长春花等不少品种的花期可以达到半年左右,仅仅这方面的经费跟去年相比,就节约了700万元左右。”市林园局绿化管理科科长王平刚给出的数字,显示出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王平刚还说,除了总体费用的缩减,单就花卉观赏来说,鲜花下地种植后,水分和营养供给充足,花卉质量提高,花期可以延长一个半至两个月,一年只需要种植5至7次就可以持续营造出“四季花开”的城市园林景观效果。
第二本“账”:环保账
园林工程师黄莉洁表示,以往,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和“两会一节”等节庆期间,都会在重要的路口路段进行大面积鲜花摆放和立体造型,以增加喜庆元素。为让摆出的造型美观大方,摆放在外围显眼位置的花卉都需要花盆装着,虽然这些花盆可以重复利用,但仍然避免不了损坏,每年都得购置新的;在摆放鲜花时搭架和小品造型要用到大量的钢筋、木板和一次性的装饰用品等材料,这都是浪费,并不环保。过去,每年摆花所需的开销在100万元左右。有时还因为在绿地上摆造型,所搭的架子压坏绿地和绿地上原来种植的日常鲜花,对绿地造成污染。现在鲜花下地后,避免了过多使用花盆,节省了搭架、设计小品的开支,减少了污染。
第三本“账”:民生账
在民族广场前的小块绿地里,一株株入地种植的时令花卉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鲜花层次分明,组成了一个个立体美景,给秋天的南宁增色不少。
“要拍照不用等节日,现在天天都是好景色。”附近锦光花苑小区居民卢正新天天在民族广场锻炼,他对盘花“摆”改“种”感触颇多。“以前,每逢过节,在市区的重要路段常常能看到盆花摆设的景观,虽然扮靓了城市,但过后鲜花凋零衰败。现在,这些花直接种在土里,长得好,开的时间也长,我们老百姓每天上班路过或是锻炼身体看到这些鲜花美景,心情自然也会好起来。”卢正新告诉记者,鲜花直接下地栽种,还可避免往年盘花下架时发生的抢盆花等不文明行为。
“花样南宁”秀出自然和谐
多姿多彩展现城市生机
自然美才是真的美。
孜孜不倦打造宜居城市的绿城南宁,越来越意识到生态自然的环境才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韵所在。
摈弃人工斧凿,追求自然和谐。
南宁的城市决策者正在用这样的方式提高“中国绿城”的档次,将生态宜居城市的蓝图逐步变为现实,为打造“生态南宁”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绿城”的品位?近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余远辉,市长周红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今年绿化工作时给出答案,那就是继续提升“中国绿城”品位,全力打造 “花样南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建设“海绵城市”。
如今,市民无论是走在道路上、公园里还是街头广场,随时随处都能欣赏鲜花盛开的美景,真切感受到南宁生态绿城、多彩花城的新变化。
千里行舟,不进则退。持续多年打造的“中国绿城”品牌需要新的提升契机。今年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中共南宁市委审时度势,结合城市建设发展新理念,作出了以“花样南宁”为城市主基调,进一步提升绿化美化彩化水平的决策部署,目的是在巩固好“中国绿城”品牌的同时,把“花样南宁”这个品牌打响,把城市建设得更加优美、更加生态、更具吸引力。
“花样南宁”一方面体现了“绿城”的生态特点,正所谓有花必有绿,有花代表更高层次的绿;另一方面体现了南宁的多姿多彩,既彰显出南宁生态宜居城市的特点,也体现出南宁的生机活力与昂扬向上的面貌。
“打造‘花样南宁’体现出了一个城市主要决策者对提升中国绿城品质,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新思考。”在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处处长李世泽眼中,打造“花样南宁”的城市绿化花化新模式,不仅仅在于提升了绿城的城市品质,美化城市人居环境,增强绿化效果,更是将一项园林绿化提升工程变成民生工程和作风转变工程。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决策调整完善的方向。”李世泽认为,打造“花样南宁”正是市民多年所期待的,南宁市顺应市民呼声适时地提出打造“花样南宁”的目标,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进一步提升“中国绿城”水平,发挥南宁优势,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检验出领导干部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更换来市民对建设美丽南宁的高度认同。
编辑: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