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问政:一个湘粤边界城市的治理样本

04.03.2015  13:31

  中新社长沙3月4日电 题:郴州问政:一个湘粤边界城市的治理样本

  中新社记者 刘双双 丁栋 王齐龙

  地处湘南、毗邻南粤的郴州,因“电视问政”、强力整治为官不为,一年多来广受关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这个位于湘粤两省交界的山城,通过转方式调结构、转变官员作风,摆脱了单纯依靠矿业资源发展经济的格局,吸引了大批企业从珠三角转移至此,推进了现代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增强了民众的“获得感”。

   天时地利,郴州怎么办

  “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由于五岭山脉的阻隔,郴州成为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分界,古代中原到两广的水运货物都会由此再走官道或其他陆路。若走陆路,路程遥远,且郴州属于丘陵地带,山路崎岖,更为艰辛。

  而京广高铁开通后,郴州从湖南交通的末梢,一下变成了到长沙与广州两个大都市各一小时车程的枢纽、开放的前沿。粤港澳经济转型,又给这里带来了产业梯度转移的良机。

  正因地处南岭,具有矿产资源优势,郴州过去的发展方式一度较为粗放,矿业是其主要经济支柱。就在5年前,郴州矿业经济仍占财政总收入的60%。

  “转型首先要转思想观念,切实改变资源路径依赖的习惯和模式。”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由此提出“六治”(治矿、治超、治山、治水、治安、治吏)、“五转”(从多向少转、从地上向地下转、从黑色向绿色转、从国有向民营转、从传统向现代转)的改革路径。

  近年来,为破解“资源魔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郴州执政者果断关停并转了大批资源型项目,同时严厉查处了一批“靠山吃山”的腐败分子。

  铁腕治理后,干部作风明显转变,但同时出现了新的问题:一些干部产生了“干事难免犯错,不干事才不会违规”、“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等错误看法,出现了“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怪圈。

  天时地利之后,郴州怎么办?

   电视问政,防止不作为

  郴州市纪委书记、组织部长龚凤祥认为,传统上像湖南这样的内陆省份发展,靠的是流域文明、港口经济,后来演化到铁路枢纽、空港城市勃兴。而现在的高铁时代一下子就凸显了郴州这种节点城市的比较优势,极大消弭了地域的差别——郴州距离香港只有两小时车程、人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却远低于珠三角。郴州市委、市政府深谙,只有干部们带领民众积极作为,城市治理提速提质,才能跟上时代节奏。

  于是,郴州推出了电视问政的新招,用现代化媒介倒逼官员的进取精神。在一次专场直播中,投诉教育乱收费被踢皮球、工商举报电话形同虚设、举报抓赌出现信息外泄……一个个尖锐问题让被问政的多位官员冒出冷汗,直言“对不起”、“惭愧”、“马上整改”。直播结束后,郴州市立即召开整改任务交办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向相关部门进行任务交办,要求一周内将整改情况报市作风办。

  同时,郴州严查“为官不为”,整肃官场风气。对打折扣、搞变通,守摊子、混日子,跑门子、乱班子,推诿拖拉、不尽责,纪律松弛,当老好人等五类情况一律问责,三年共问责干部4000余人次。

   产业转型,民众得实惠

  在加大问责力度的同时,郴州也健全制度机制,调动大家“想作为”的积极性。

  如今在郴州,民众看待官员的眼光发生了变化,干事创业的激情澎湃在每个人的心底。古城林邑正在成为居家兴业、投资办企的乐土。

  郴州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郴州出口加工区晋位升级,近三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近30亿美元、内资近千亿元人民币,转入企业1300多个。2014年内外引资总量、外贸总量均居湖南省第二位,加工贸易总量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省第二。

  在郴州经济开发区等园区,中国五矿、中国建材、中化集团等央企,飞利浦、台达电子、东元集团、远大住工等民企外企随处可见,上海中昆、高斯贝尔、富士产业等总部型项目纷纷进驻。台达电子作为全球最大的交互式电源生产商,从珠三角转移到郴州出口加工区,投建二期工程,带动引入6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近20家周边外包厂,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郴州国际会展中心作为湖南省地级市中规模最大、专业水平最高的展览场所,每年多场活动有效沟通商情。生产有线电视机顶盒的炬神电子考察了多个省份后,决定入住郴州,因为这里的办事效率、地址位置、经营成本最适合他们发展。

  通过资源型城市转型,郴州实现了产业升级,“一矿独大”变为多元并举,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调整为9.8:57.7:32.5,“第二曲线”跃起,城市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治理后的母亲河郴江河再现浣衣女,蓝天碧水的郴州在京广高铁沿线,成为湖南对接和融入珠三角及粤港澳的重要战略支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