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婆婆领头治住高空抛物 楼下架摄像机盯防(图)

12.05.2015  17:14

  刘智修老人用相机拍照“取证”。记者熊波 摄

  “嗖”地一声,楼上飞下一物差点砸中自己,抬头一看,却不见人影。武汉街头频频上演的高空抛物惊悚剧,因为取证难,让执法部门颇感头疼。家住江岸区宝岛公园附近的刘智修婆婆,却带领“银发志愿者”团队,成功治住了公园周边高空抛物现象。

  昨天上午,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李述永带领市文明城市建设督导组来到宝岛公园,77岁的刘智修正带领志愿者巡湖。得知曾在全市公园文明指数测评中名列倒数第一的宝岛公园,在刘婆婆及其志愿者团队的协助下,治理成了全市公园的文明典范,李述永十分感动。她拉着老人的手说:“没有一分钱报酬,能坚持多年为居民群众做好事,你们非常了不起!”

  宝岛公园环湖住着4000多户居民。环湖路旁有几栋居民楼,是高空抛物的“重灾区”。2010年,一名年轻妈妈抱着3个月大的孩子在环湖路北段散步,突然,一栋居民楼飞出一瓶饮料,砸中孩子额头。2012年,市水务局一名干部到该园检查工作,走到环湖路南段,一盆污水从居民楼凌空泼下,将她淋成落汤鸡。

  2013年,得到台北街办事处支持后,刘智修带领志愿者深入公园周边的花莲、宝岛社区,宣传高空抛物的危害。因缺少相关法律法规支持,入户宣传得不到居民配合,治理行动只持续了一周。

  今年4月,得知全市即将开展高空抛物专项整治,刘智修从街道借来一台摄像机,架在高空抛物频发的居民楼下,让志愿者们轮流盯防拍摄,发现有嫌疑的家庭,就上门劝说。

  一天清晨,刘智修巡园发现环湖路南段新增3袋垃圾,抬头一看,临湖一栋8层楼房,8户阳台有4户安装了防盗网。刘智修判断,垃圾很可能是没装防盗网的家庭抛下。她将照片打印出来,与社区群干一道上门做工作,最后4户居民均承诺,不再抛撒垃圾。

  72岁的志愿者于华珍说,现在,公园周边有不文明行为的居民有两怕:一怕被摄像机拍个正着;二怕刘婆婆和志愿者上门。公园周边高空抛物现象,有了根本好转。

   当“钉子”钉死公园三大顽疾

   婆婆志愿者管住了公园脏乱差

  “别人不敢管的事情,她敢管;别人管不好的事情,她往往能管好。”在宝岛公园周边居民和志愿者眼中,刘智修是一个热心快肠而又“能量”很大的“超级志愿者”。居民们遇到困难,喜欢找她帮忙,志愿者们也乐于听她指挥。这位年逾古稀、身高不到1.60米的风烛老人,为何能有如此人气?昨天,武汉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用“钉子精神”对付不守规矩的人

  噪音扰民、狗患严重、钓鱼成风、垃圾遍地……2010年6月,在武汉市公园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宝岛公园名列倒数第一。

  一位80岁的老人,因不堪忍受晨练噪音之苦,跑到公园管理办公室下跪:“求求你们,治治公园噪音吧!”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刘智修。她说服了8位爹爹婆婆充当首批志愿者,与自己一道协助园方整治晨练噪声,最终宝岛公园扰民噪音消失(本报曾报道)。

  有段时间,宝岛公园环湖垂钓成风,刘智修与志愿们轮番劝离钓鱼者。一名钓鱼“带头大哥”威胁刘智修:“你再管,我就把你丢到湖中!”刘智修一把将他抱住:“要下湖,我老太婆陪你一起下!”“带头大哥”连忙告饶:“我开玩笑的,我不钓就是了。”从那以后,环湖钓鱼阵消失。

  狗患猖獗,刘智修建议增聘保安,在公园3个入口阻止宠物入园。若有居民强行进入,刘智修便使出绝招:让志愿者全程盯防,直到主人将宠物带出公园。

  今年一季度,宝岛公园志愿者团队,被市园林和林业局评为优秀市民园长团队。该局评价:噪音扰民、宠物入园、湖泊垂钓这三大难题,宝岛公园都解决得非常好。

  宝岛公园为何能治愈三大顽症?刘智修说:“首先要发动群众;其次,要用雷锋的‘钉子精神’,对付不守规矩的人。”

   做公益,自己成最大赢家

  2012年3月正式成立“银发志愿者”团队以来,刘智修的志愿者队伍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了120多人。协助管理范围也由公园扩展到了街头。

  几年来,刘智修为“管闲事”做出了巨大牺牲,但她乐此不疲。她说,以前自己生活不规律,缺少锻炼,经常头昏、胸闷、失眠。当志愿者后,每天巡园、护湖,早睡早起,现在,头不昏,胸不闷,失眠也治好了。“做公益,最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自己才是最大的赢家。”“晚报的报道支持我走到现在”

  “武汉晚报是最早报道我做公益的媒体,晚报的报道一直支持我走到现在。”刘智修说,最开始她做这件事还有顾虑,怕别人说闲话,晚报的报道鼓励了她,给了她很大的勇气。本报记者明眺生 实习生张超

   用好大妈这股力

  鲁珊

  台北街银发志愿者,是一支奇特的队伍,它意外实现了公共治理与个人价值的双赢。

  城市文明的提高,依赖于市民素质的提升,而市民素质的提升,又需要在一点一滴的些微小事上养成。高空不抛物,随地不吐痰,垃圾不乱扔,噪音不扰民……有时候只是一念之间的小事,这种小事属于道德范畴,法律严管不来,罚款交换不来,相反,提醒和劝说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银发大妈是一个特定群体,某种意义上,她们就是我们的母亲。她们已经退休,不拿薪酬,不占用公共资源,没有“管人管事”可能暗含的红利。所以她们管得磊落,管得坦荡。她们人数众多,热心快肠,正好可以在城市的众多角落里,像母亲一样,敦促你讲文明,讲礼貌,做个有修养的新市民。

  数量庞大的大妈们,也藉此获得价值认同。“中国大妈”这一词汇,正在被污名化,正与社会对立化。大妈们精力正好,责任感强,输出能量的渠道却有限,广场舞,超市客,公交族……都被年轻人指为占用资源,妨碍秩序。

  但是,这一群体也需要体现存在感。“银发志愿者团队”,在参与公共治理的过程中,输出了正能量,得到了社会承认,同时对提高自身素质也不无裨益。

  其实,在公共治理的多个领域,在刚性法律难以扫描到的边缘地带,以“公益”为前提,以志愿者的形式出现,“大妈”这股力量还可多有作为。(记者明眺生 翟兰兰 实习生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