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陶瓷之都徜徉千年瓷都文化 看陶艺传承出新

02.11.2015  09:48

   本版供图/张九强

    月记窑古龙窑窑火已经燃烧了数百年

  制陶师傅展示喝茶的陶瓷器皿

  采访团成员动手体验手拉坯、陶瓷彩绘等制瓷环节

   精品瓷器吸引采访团成员驻足拍照

  第二届中国陶瓷电商峰会主办方景德镇代表(右)接过会旗

  被誉为“东方奇珍”的德化陶瓷,有着“天下共宝之”的传奇。据报道,近日,“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全国晚报总编记者走进世界瓷都——福建泉州德化采访。来自全国各地40多家晚报的社长、总编、记者共80多人来到这个传奇的故里,徜徉在德化陶瓷千年历史文化中,感动良多,收获满满。

   历史沉淀  古瓷窑窑火燃烧数百年

  采访团首先参加了首届中国陶瓷电商峰会开幕式,为“互联网+陶瓷”的未来喝彩。随后,采访团来到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采访。博物馆以德化陶瓷历史发展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当地陶瓷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色、代表作品。德化县博物馆藏品丰富,特别是博物馆镇馆之宝——“瓷圣”何朝宗的作品《文昌帝君》和《祥云观音》,吸引着大家认真细看,研究其艺术过人之处。在该馆看到一件当代作品——一尊“萌化了”的小和尚,深圳晚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周智琛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忙托工作人员打听是谁的作品。

  德化传统瓷雕技艺代代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在凤凰陶瓷研究所,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双炯老先生的佳作令人赞叹。在展厅,一尊尊大型佛像瓷塑,一个个薄胎彩塑仕女雕像,都令大家竖起大拇指啧啧称奇。邱双炯老先生今年已84岁高龄,仍坚持创作。

  在月记窑,古龙窑窑火燃烧了数百年,国际瓷艺家纷纷来此创作,艺术的古老和新生在这里和谐共处。月记窑国际当代陶瓷艺术中心负责人吴金填在此奋斗多年,力争让这里成为德化陶瓷一个对外交流窗口和国际陶艺家交流的重要平台。

  德化陶瓷不仅有大师名作,更有年轻人的活力。三班镇蔡径村洞上陶艺村已经成为年轻艺术家的乐园。这里的柴烧作品书写着个性。在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年轻的陶瓷电商正在向世界发送德化陶瓷的信息和产品。

   文化传承  近距离接触陶瓷大师

  “这个瓷器看起来真是温润如玉”“制作一件好作品,什么最关键”……来自全国各地晚报的社长、总编、记者10月30日采访部分德化陶瓷艺术大师的杰出代表,揣摩欣赏大师精品力作,了解他们在陶瓷艺术创作上经历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

  “蕴玉”系清末德化著名瓷雕艺人苏学金的宝号,传到今天已有百年。第四代传人苏献忠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承袭祖传艺风,着力创新,独立创作了许多颠覆性的作品。《杞人忧天》《凝噎》《猪哭人》……在展厅里,苏献忠一系列关于当代社会矛盾和生活方式思考的作品引起了采访团的关注。苏献忠亲自沏茶,与采访团品茶论瓷。

  柯宏荣和陈桂玉夫妇的瓷雕创作已有30多年历史了,他们在继承传统捏、塑、雕、刻、镂、推、接、修“八字技法”的基础上,吸收现代抽象表现手法,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已设计创作出上千个品种的瓷雕作品。面对采访团关于陶瓷的问题,陈桂玉大师娓娓道来,为大伙解释何为“糯米胎”,如何从设计、瓷质、做工、烧成等方面去鉴赏一件陶瓷作品……

  陈明良既是陶瓷艺术大师,又是瓷器收藏大家。他的作品,致力弘扬“瓷圣”何朝宗的创作艺术,作品洋溢着古风古韵。无论是釉色瓷质还是人物神态、衣袂,陈明良作品都有着无可挑剔的美感。

  连紫华专注于传统瓷塑,他对古人造像的理解和突破在于人物比例的整体协调,使得脸部俊朗、眼睛传神、嘴角生动。作品中,衣衫与身体的关系协调,能表现出衣服下的身体动态,十分传神。(庄建平  颜雅婷)

    ■特写

   品读光明城  寻味“海丝”起点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泉州文化积淀深厚。泉州自古流传着俗语“拳头、烧酒、曲”,其中,拳头指的就是泉州的南少林拳术。泉州少林寺虽经历三兴三废,然而,融入了泉州民风民俗的南少林武术,却是千百年来传承不衰,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远播海外,成为联系海内外乡亲的感情纽带。铁头功、气功开棍、二指禅、集体拳……意气风发的南少林武术表演,令人赞叹。

  被誉为“泉南佛国”的泉州,也有着“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内,24尊木雕斗拱“飞天”造像,令大家称奇。这原是古印度教的“妙音鸟”,却随着印度佛教传入我国,还成为佛教寺院的塑像,似乎在用无声而有形的语言述说了泉州文化的多元性。

  涨海声中万国商,泉州的海丝文化绚丽多彩,令全国各家晚报媒体人心驰神往。在古船陈列馆里,沉睡了七个多世纪才被发掘的宋代古船,不仅见证了宋元时期泉州“东方第一大港”的海丝盛景,更是中外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凝视古船,仿佛穿越千年,与历史对话。

  商贸繁盛带来的是多元文化交融、发展。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海外交通史为专题的博物馆,如同一艘扬帆起航的大海船的建筑外观,瞬间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博物馆设有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泉州民俗文化陈列馆和中国古代船模馆四个展馆,以丰富而珍贵的海外交通文物,诉说中世纪的东方大港——刺桐港的发展历史。

  在宗教石刻馆,泉州出土的大量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宗教石刻,记录着泉州港的历史,也记录泉州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馆藏多个墓碑石上雕刻的十字架各有不同,然而却多数不约而同地雕刻有云纹、莲花、天使、华盖等图案。“莲花代表佛教,十字架代表基督教”。小小一方石碑,却藏着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外来宗教与佛教的大融合,令大家感叹:“‘海上丝绸之路’带来商贸繁盛与文化交融,早已浸润到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颜雅婷)

  首届中国陶瓷电商峰会举行

  探索“互联网+陶瓷”新思路

  10月27日,首届中国陶瓷电商峰会新闻通气会在德化举行。包括采访峰会的媒体和参加“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全国晚报社长、总编、记者走进世界瓷都德化采访活动的媒体在内,共有超过100家媒体到德化采访,关注此次盛会,探访德化陶瓷千年历史文化,寻找德化陶瓷产业蓬勃发展和陶瓷电商走在全国前列的秘诀。

  德化是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民窑的代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出口商品生产地,获评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今年还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国际专家组授予  “世界陶瓷之都”称号。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德化人颜化綵编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瓷专著《陶业法》,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陶瓷工厂规划设计图《梅岭图》。从西周至今2000多年里,德化窑火从未间断,陶瓷文化一脉相承,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非常少见。

  千百年来,德化窑一直以其独具特色的瓷质和技艺享誉中外。此前,在香港佳士得秋拍“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拍卖会上,明代德化窑何朝宗白釉达摩陶瓷立像以1444万港元成交,创德化白瓷拍卖纪录,意味着德化窑出品陶瓷的艺术价值正逐渐被更多人认识。近年来,德化立足经济新常态和本地实际,主动站在“互联网+”风口上,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良性互动、共生发展,德化陶瓷电商走在中国陶瓷产业前列。

  首届中国陶瓷电商峰会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福建省商务厅、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德化县人民政府、阿里研究院、阿里巴巴华南大区承办,是陶瓷界和电商界的一次“强强联合”,提升了本次峰会的规格和档次。

  此次峰会秉承“包容善化”的德化精神,邀请全国29个陶瓷产区政府、电商协会、陶瓷电商企业、传统陶瓷企业参会,德化县领导带队先后赴9个较大陶瓷产区专程推介峰会,峰会画册和开场视频包含了进入电商“百佳县”“百佳城市”榜单的7个陶瓷产区,峰会官网系统介绍9个较大陶瓷产区情况。可以说,全国各陶瓷产区都参与、融入了峰会,辐射范围涵盖了全国18个省份。其中,电商行业参会人员涉及29个陶瓷产区,从而把峰会打造成规模宏大的“千人大会”,成为全国电商的共同盛会。(庄建平)

编辑:陈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