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积极探索“高效种养共生”农业系统
7月12日,隆安县雁江镇,一片片金黄色的稻浪随风翻涌,稻田里放养的鱼儿在水里欢跳……镇开垦农机合作社的凌维利特别高兴,再过几天,他的稻谷就可以收割了,随后稻田里养的鱼儿也可以捕捞了,“稻鱼共生”模式给他带来了双重喜悦。
去年以来,隆安县将农业发展与“生态乡村”建设相结合,为进一步提高都结、布泉等山区土地、生态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对传统种养进行技术创新,以雁江镇开垦农机合作社为试点,积极探索“高效种养共生”农业系统,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稻鱼共生”获双赢
今年3月早稻插秧后,在县农委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雁江镇开垦农机合作社向稻田里投放了6万尾鲤鱼苗,建设稻鱼共生特色精品园,规模发展稻田养鱼。 凌维利告诉记者,这种“稻鱼共生,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让田间的害虫成为鱼的食物,鱼粪又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综合利用稻田的废弃能源,以生物防治虫害,减少了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鱼在田间游动,可以起到松土等作用,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有利于提高产量。
在没有提高劳动强度的情况下,同一块土地就可以获得种稻、养鱼双重收益,这让凌维利十分高兴。他算了一笔账:“按目前市场上每斤10元算,这批鱼可卖七八万元,收益是普通稻田的3倍多。”
凌维利表示,这种模式下生产的稻米和鱼类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许多农户跃跃欲试,下一步他将发展更多农户使用这一模式,扩大稻田养鱼规模。
除了“稻鱼共养”,“稻鸭共作、荷花养鱼”等多种立体养殖模式也已在该合作社全面铺开。从去年开始实施的“稻鸭共作”模式,鸭品种主要有地头鸭、麻鸭,鸭在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的同时,可刺激水稻生长,年内养殖两批稻香鸭,亩增800元左右收入,已推广面积300多亩。而各村口及房前屋后的池塘也都被利用起来,进行生态种养荷花和生态养鱼。当前正值仲夏,只见“鱼于池下欢,花于池中放”,绿叶配红花,稻浪花香,荷塘月色,使得“生态乡村”生出无限美意。
为进一步推行“高效种养共生”模式,隆安县农委创新工作思路,根据本县水文资料和经验,综合考虑水利、交通、环境、种植习惯等因素,大力宣传推广“稻鱼共生”等立体养殖模式,取得“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经济效益,促进“节地、节水、生态、环保”的“美丽效益”逐步显现。
“鱼菜共生”废变宝
在隆安县乔建镇上罗兴屯,一个面积约16 亩的大水塘一半清澈透亮,一半夏荷飘香,岸边花红林绿,空气清新……作为隆安县“生态原位修复与水体净化项目”试点,昔日的臭水塘变身“清水塘”,还能“鱼菜共生”,为里村带来经济收益,被周边群众津津乐道,传为佳话。
“原来这里的水很黑很臭,现在好了,水清了不臭了,还能养鱼!”村民李永忠告诉记者,过去这个大水塘被村民当做生活垃圾池,面积大,难以管理。
借助“生态乡村”建设的契机,隆安县以全区统一战线“同心品牌”建设为依托,争取到广西强荣爱心基金会捐赠200万元作为综合治理经费,以及广西中科润华科技公司的技术、资金支持,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基层群众等各方力量,多措并举、协同作战,如今“上罗兴屯生态原位修复与水体净化项目”初见成效。
在治理过程中,采用微生物复合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投放10吨以上微生物制剂和约600根微生物缓释器,制作和投放约1000平方米浮床种植水生植物,综合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净水的优点,从恢复水体生态平衡的角度来治理,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迅速取得水体不臭、水色嫩绿透亮的效果。在治污的同时,培育“鱼菜共生+乡村旅游”产业。结合当地的气候、污染物浓度成分和水域特点重构水生生态系统,通过投放鱼、虾、蟹、螺,种植莲藕、茭白、芡实等水生动植物产品,变害为宝,实行生态渔业、绿色农业和水塘净化美化相结合,在水体治理的同时利用水体资源获得经济收益。
生态农业要推广
目前,这个水塘里莲藕、茭白、水稻等水生植物长势良好,投放的鲤鲫、白鲢因采食天然饵料,无需增氧和投料,生长迅速,色彩鲜艳,3个月内已由7—8厘米的鱼苗长成约半斤的成鱼,18亩鱼塘水域鱼群规模达到十多万尾,预计半年内即可出水上市。
在将污水转化为景观水的同时,村里在岸边种植有欣赏价值的蔬菜,在岸边杂物房种植蔓藤等装饰植物,修剪竹林,同时不断完善配套的景观设施,使岸上景观作为水体景观的衬托,美化村庄环境。
通过实施驯菌治水、固本治泥和修复水体生态平衡、重建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平衡的“两治理两平衡”技术方案,上罗兴屯乡村水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实现了水体治污方式、生态修复方式、资源循环方式和产业衍生方式的四个转变。记者从隆安县乡村办了解到,7月下旬,这里将举行一场以乡村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主题的现场会,在全县范围全面宣传推广上罗兴屯治污治水模式,不断提升全县“生态乡村”建设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