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80后进入集体怀旧期 同学聚会也可"私人订制"

13.10.2015  12:14

  核心提示

  班服、红领巾、老照片……有没有发现,身边开同学会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35岁以上的群体,而这些青春年代的“标签”被越来越多地搬到同学会现场。回顾国庆长假,不少市民都参加了同学聚会,从而使得“聚会经济”不断升温。

   方兴未艾的同学聚会

  这个黄金周,已经离开学校15年的杨振再一次踏入母校。2000年,他从来宾某中专学校毕业,这回专程从南宁到来宾参加同学聚会,“10多年没见老同学,所以这一次回来挺激动的。”

  这场聚会的组织者很有心,专门收集了同学们在校时的照片做成专辑。“走进15年前的那个教室,看到投影仪在放照片,耳边响起当年的校园音乐,年轻时的事情就好像电影一样一遍一遍在脑海中播放。”杨振说,很多女生看着自己的照片哭了。

  这些三十出头的同学循着老照片的位置,在校园角落重新拍了照片。聚会的当天下午,同学们将当年的老师请来,向他赠送了为这次聚会特制的礼物,请老师又给大家上了一堂课。晚上,大家相聚在市区附近的一个农家乐,享受美食。

  除了到外地参加同学聚会,国庆期间,来宾人的各种同学聚会也扎堆出现,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上几乎被同学聚会刷屏。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10日,他分别给自己的大学、中学和小学同学共20人发去微信询问,结果90%的人参加了同学聚会。

  虽然现在的聚会不再拼吃喝,可对于“高大上”的追求并没消退。为此,很多是为了花钱找“感觉”,花费普遍不低。

  前几天,从南京回到来宾的吴小姐参加了初中同学聚会。这场聚会聘请了专业摄影师和主持人,花费3000元。这还不算,来参加聚会的同学统一制作了纪念衫,花了2000多元,场地和交通也需要几千元,吃饭和K歌的费用还超出了预算。“这次同学会的费用大家采用AA制,人均500余元。”吴小姐说。

  AA制是时下同学聚会最为普遍的付款方式,在记者采访的对象中,近八成参加的聚会都是AA制,人均费用在300至500元之间,如果项目比较多,就超过500元。

  当然,一些人异地参加同学聚会,费用是由当地的同学买单。据说,这也是时下流行的异地同学聚会“钱”规则。这一方面显示了当地同学的热情,但也增加了个人的费用负担。“到外地有别人买了单,下次就该轮到自己买单了。”市民周先生说。

  参加一次聚会花费500元左右看似并不是很多,可如果一个假期参加两三场聚会,那负担就显而易见了。而在记者的采访中,如此连轴转的市民并不少,因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的同学都有人张罗聚会。

   谈“钱”色变有人“恐聚”

  每个月挣多少,买了什么车,现在住的房子多大,这些与“钱”有关的话题也是多数同学聚会绕不开的,一些人除了因为聚会费用,也不愿意谈论这些话题,因而成了“恐聚族”。

  在市内一家私人企业工作的王宁表示,自己毕业10年了,感觉自己对同学聚会提不起兴趣。“最近这几年,结婚的结婚,生仔的生仔,大多数同学聊的都是‘结婚了吗?买房了吗?车子是什么牌’等过于私人的话题,越来越无趣了。”

  “都来嫉妒你,看你炫出的家底,都来羡慕你,看你秀出的传奇,兴奋的相聚还有兴奋的一个你,个个都是表演的影帝。”一首名为《恐聚族之歌》的改编歌曲在网络疯传,歌词夸张,调侃出人们对于同学聚会变味的无奈。

  不过,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在聚会上会谈论同学职位升迁、工资待遇、住房等问题,但往往不会刨根问底。他们还表示,即使没房没车,他们一样会去参加同学聚会。

  市民李静今年30岁,是一所中学的物理老师,今年大学同学聚会共来了30人,其中26人都有孩子,所以育儿是他们热议的话题。“我们同学聚会都会把手机上给宝宝拍的照片给大家看,还会交流育儿经验,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

  “其实,一场有意义的同学聚会就是加强沟通,中间不掺杂世俗的观念,不聊谁钱多,不聊谁当官,大家就回到同学的位置上就好。”李静认为,参加聚会时大家都要保有一个好的心态。



  下一页
第  [1] [2]   页
【 编辑:利雪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