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食用油酒类抽检合格率超九成 "消朦片"上黑榜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叶祯)食用油抽检黄曲霉毒素B1超过限量值,酒类抽检酒精度、氨基酸态氮不达标准值。昨日,记者从自治区食药监局获悉,7月食品生产监督抽检信息结果出炉,此次抽检共抽检样品236批次,检验合格225批次,合格率95.34%。不合格单上未有南宁的企业和超市。
今年7月份,区食药监局对全区获证食用油和酒类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抽检,共抽检样品236批次,检验合格225批次,合格率95.34%。其中,抽检食用油78批次,不合格1批次;抽检酒类158批次,不合格10批次。
据了解,此次监督抽检检验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进行。食用油中,重点检验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抗氧化剂;酒类产品则重点检验甲醛、酒精度、氨基酸态氮、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等项目。
此次监督抽检,检出了食用油和酒类部分不合格项目。对这些不合格产品,相关食品药品监管局已责令生产经营企业及时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并对生产经营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进行立案调查,查明生产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及流向,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抽检结果
食用油
检测出的不合格项目为黄曲霉毒素B1超过限量值。
酒类
不合格检测项目为酒精度、氨基酸态氮不达到标准值。
酒精度
酒类产品酒精度不符合标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企业不严格按各种酒类产品生产工艺控制生产;企业灌装时瓶盖密封不好,造成的酒精挥发,加上酒类商品的货架期比较长,更加剧了酒精度下降的幅度;企业质检人员检测能力不足,未进行出厂检测或白酒产品未按标准规定的方法蒸馏后进行检测或检测用酒精计、温度计未经过计量检定。
黄曲霉毒素B1
是影响人和动物健康的主要真菌毒素之一,也是全球食品安全控制中的最主要的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热稳定性非常好,常规烹调和加热不易分解。世界范围内黄曲霉毒素污染相当广泛,食用油也存在容易被污染的问题,但是通过原料筛选、碱炼、吸附等控制手段,可以使成品油中黄曲霉毒素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根据我国标准规定,黄曲霉毒素含量在安全限量范围内,不会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危害。
氨基酸态氮
酒类中的氨基酸主要来源于原料中的蛋白质,它能在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原料中所含蛋白质的多少决定了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决定了氨基酸态氮的高低。生产中所用的原料如大米的质量优劣(其所含蛋白质的含量多少)会影响成品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未按生产工艺控制好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浸米、蒸饭、晾饭等工序,会导致蛋白质流失,造成成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偏低。选用品质不好的酒饼也有可能导致成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偏低。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