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非遗传承人的新年愿景
农历正月初三,记者来到河北省海兴县朱王村村民杜中华家,这位普通农民2011年参与将西路梆子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在申遗成功后坚守着传承的梦想。
杜中华12岁便师从太爷爷唱戏,没想到这一唱便是50年。说起自己大半辈子的经历,让他最激动的莫过于申遗了。而申遗的初衷正源于一段历史:清“道光伴读、咸丰帝师”孙葆元的故乡就在今海兴县赵毛陶镇,他在告老还乡后发展了梆子戏班,影响很大,后来梆子戏被带到了清宫廷。正是这段历史让杜中华意识到,这是中国的古老文化,不能丢。
“为了申遗,我们跟文化局的李志兴去过冀鲁周边的很多乡镇,有时为了核实一个唱法、一句台词还要反复走访。几位会唱的老人已经80多岁了,他们等不及呀!把它传下去,是我的责任!”申遗成功后,他当选县政协委员,有了更多渠道来传播梆子戏。现在县里正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打造西路梆子传承基地,古老的戏剧已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你来的时候看到邻街的文化墙没有?里面的‘仁’‘孝’‘忠’‘义’就是俺们戏里唱的故事呢。”
记者随杜中华来到排练现场。这是一个10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地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板胡、笛子、笙等乐器,门口挤满了围观的村民。演员的唱腔时而高昂、时而低沉,而且在陡然之间完成高低音的转化,让人回味无穷。
一个叫杨金鹏的年轻人,在美国旧金山乒乓球俱乐部供职,今年回家过年,专门陪母亲王福霞来排练。他说:“妈妈已经唱了十多年的戏,街坊四邻都喜欢听,现在家里富足了,希望她也能去美国,唱给外国人听。”
为了传承西路梆子,年过六旬的杜中华和戏友们做了很多努力:到中小学去巡演;到各地走访调研,整理剧目、辑录成册;大家自愿捐款捐物,购买戏服、置备乐器;学会了微信、QQ等网络交流方式,与外地戏社切磋技艺、寻求合作。
新的一年,杜中华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我想把西路梆子唱出去,唱到北京,唱遍全国!”
【 编辑:覃晗 作者: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