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一晒家乡的年菜 扣肉饺子南北各有特色

26.02.2015  14:43

  柳州晚报记者编辑来自全国各地,春节期间他们得以返乡与家人团聚。味道是一股刻骨铭心的乡愁,中国人的团圆体现在餐桌上,亲情、乡情凝聚在一道道年夜饭的佳肴上。今日,晚报返乡的记者将带来他们家乡的年菜,让我们共品四海年味和乡情。

  《年味

  作者 陈中林

  年味是一道道家乡菜

  在香味缭绕里弥漫

  年味是一朵朵炸响的礼花

  在山村的夜空灿烂

  年味是童年时的记忆

  随故乡直到永远

  温暖回家路之一道家乡菜

  经典年菜“扣肉” 如今已成“摆设”

  用蒸笼蒸扣肉

  大年二十九,随父母回老家过年贵港市平南县思旺镇花凤村。从柳州回到老家,自驾要将近四个小时。其实回家过年也是近两年的事,因为去年家里起了新房,一栋楼,四层,算得上是小别墅。以前家里经济条件差,父母来柳州打拼,老家只有一间旧屋子,由于家里人多,每次回去都要去别的亲戚家挤。现在好了,有了自家的新房,一家人都愿意回家过年。

  17日下午4点,车子停在家门口。下车走到庭院时,一阵肉香飘来,原来大院正在蒸扣肉。铁炉下柴火烧得正旺,两层蒸笼叠在炉子上。打开一看,一层蒸笼里装着七碗扣肉。这时肚子饿得不行的我伸手抓了一块瘦肉塞到嘴里,一边嚼一边喊着“香”。蒸笼旁,放着之前炸出来的油渣和猪肉皮。“这油渣扔了吧,没人吃!”村里的六伯吩咐“手下”。六伯是村上的“大厨”,每年的年菜基本都是他操刀。当晚是村上的“年饭”,父亲把村里的干部和父老乡亲都叫上,大家坐下来喝酒聊天。

  接下来过年的几天,不管到哪家吃饭,饭桌上都摆着扣肉,可动筷子的人却很少。“来,吃块扣肉吧!”每次都是奶奶开口,我们才勉强吃一小块。奶奶说,现在日子好过了,孩子们有肉都不吃。她还说,她年轻那会儿,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里穷,年三十杀只鸡都不敢吃,因为第二天要拿着鸡拜公,一年到头就能吃上一只鸡。而扣肉,是想都不敢想的。“只有吃喜酒的时候能碰上。”以前村上哪家办喜事,家里的妇女去“吃酒”,扣肉一上桌,就被抢光,但她们并不吃,而是把肉放在碗里,打包回去给家里的孩子吃。

  说起扣肉,奶奶笑了,爸爸也笑了。“那时候看见扣肉口水都流了,我们专挑肥的吃,越肥越好!”爸爸抱着他的孙女,跟大伙聊了起来。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还说着曾经吃的扣肉都是“掺了水”的,薄薄的一层肉摆在碗里,一眼就可以看到里面的粉丝或者头菜。

  这菜其实就像生活,以前吃着“头菜扣肉”,住着旧房子,干着体力活,过着苦日子。转眼间,村里变了样,家家盖起了洋楼,路面打成水泥路,整个村变成了一个小度假村。奶奶说,现在有了肥腻的扣肉,也不能忘记曾经的苦。她叮嘱我们每年都回老家看看,因为这里是长大的地方,这里有着一份家乡情怀。(记者 范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