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今年清明节期间预计有近50万人次祭扫
今年清明节期间预计有近50万人次祭扫
桂林完善公共服务倡导安全文明祭扫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日报记者刘倩)3月17日,记者从2017年全市民政社会事务暨清明节工作布置会上了解到,一年一度的清明节祭扫高峰又将来临,面对“小空间、高密度”的群众祭祀活动,我市民政部门已对安全保障、祭祀服务等工作进行了积极有序的准备,确保市民过一个“平安、文明”的清明节。
假期变长 祭扫人流车流将增加
据了解,今年清明节小长假恰逢广西“壮族三月三”法定节假日,两个假日连在一起长达6天,使今年的清明祭扫呈现时间长、人流车流高度聚集的特征,市民政部门服务保障群众安全祭扫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市民政部门根据往年情况判断分析,预测全市各县区清明节期间外出城郊扫墓的总人数将达到46万至50万人次,车流量将达到3.8万多辆,两项指标比去年都将会增加10%-15%。在市区范围内,清明祭扫活动的地域主要集中在尧帝园(含骨灰堂)、天赐园和官帽山3座经营性公墓以及东郊挂子山、北郊铜鼓岭、南郊九米桥等几处传统老坟场,重点在尧山脚南起航院北至天赐园一带。估计人流量将达到28万至32万人次。
为了确保群众有序平安祭祀,我市进一步完善了政府领导,建立了民政、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统筹安排清明祭扫安全保障工作。市民政部门已经制定了清明祭祀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清明节前对殡仪馆、公墓所开展一次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大检查,完善安全保障设施,清除阻塞道路杂物,保证道路畅通,开辟防火隔离带,及时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清明节期间各殡葬服务单位要做好值班安排,设立清明节观察点,对重点时段的祭祀人数、机动车流量、祭祀方式、殡葬服务单位提供祭祀服务内容、对市容市貌和城市管理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观察,及时掌握祭扫动态,发布相关服务信息,确保清明节平安、文明祭扫。
殡葬服务单位要做到“六公开”
大量群众集中在清明节期间祭扫,对民政部门的殡葬服务也是一次考验。市民政部门要求各殡葬服务单位规范工作流程,落实服务标准,强化服务意识,保证清明节期间祭扫高峰做到“六公开”,即公开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承诺、服务监督、服务规范,确保服务规范透明。清明期间,各殡葬服务单位适当增设服务网点、便民窗口、祭扫专区等项目。对于兼具骨灰存放功能的殡仪馆,在做好祭扫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要确保殡仪服务各环节和全过程标准化、零差错,使祭扫服务优质、文明、高效。
随着清明节的到来,祭祀服务场所的收费价格受到了市民的普遍关注。对此,市民政局要求相关祭祀场所要以“方便群众祭祀,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做好祭祀服务工作,提倡“文明祭祀”。不得借清明节哄抬价格,对服务收费和商品价格要明码实价,合理控制批零差价,坚决制止漫天要价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让群众明白消费,有序祭祀。此外,各祭祀服务场所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完善设施,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便民利民惠民服务。
倡导市民选择文明环保祭祀方式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选择一些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来表现这一传统悠久的民族文化。”市民政部门负责人表示。花坛葬就是我市提倡文明殡葬理念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从2014年起,我市开始试点这种殡葬方式,并连续3年在清明节期间开展花坛葬活动,共有135名市民参与活动,为他们的已逝亲属选择了花坛葬。今年3月28日,我市第四届公益花坛葬活动将在官帽山永久墓园举办。据市民政部门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已有不少市民打电话到民政部门咨询花坛葬事宜。
该负责人还建议市民,可以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实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和谐统一,如通过组织开展网络祭扫、家庭追思、社区公祭等活动,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传统习俗融入到现代文明的形式之中,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追思载体,减轻公墓集中祭扫的压力;也可以通过鲜花、诗赋、信函、音像等文明环保的祭扫形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仰,改革丧葬陋俗,减少祭扫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减少火灾隐患。
面对即将到来的清明节祭祀高峰,市民政局负责人提醒市民,根据自身情况尽量采取错峰祭扫,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拥挤和交通堵塞,共同打造一个平安、文明、有序的清明节。
【 编辑:利雪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