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实施产业化扶贫工程

27.11.2015  11:21

  今年以来,上林县创新方式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工程。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鼓励能人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扶贫对象发展产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目前,该县产业扶持项目已从原来的种桑养蚕、百香果、中草药增加到核桃、优质柑、葛根、花卉、茶树、农家乐、养殖,以及乡镇自选的示范基地等十大项。引导贫困农户根据市场需要自主选择发展项目,扶贫“自助餐”更好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逐渐把以往“要我发展”变成“我要发展”。

  能人带动养殖肉牛新品

  近日,记者来到明亮镇万古村塘广庄精准扶贫示范点——肉牛养殖基地。在新建的钢架大棚里,一头头颜色花白、身体健壮的肉牛正在牛栏里欢快地吃着牧草。

  养牛技术能人黄福全介绍说,这些肉牛新品种主要是内蒙古西门塔尔、俄罗斯白、山东盖普威等。现存栏良种黄牛210头,预计到年底可达500头。今年9月才开始建设钢架大棚,现在已经提前完成一半工程。年底要建成5个大棚,总建设面积达6100平方米。基地总投资500多万元,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

  “养肉牛应该是一条挺好的脱贫之路。”黄福全自信地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养良种黄牛每头成本8000元,养殖1年半后体重可达1400至1500公斤,按照每公斤28元出售,除去其他成本,每头牛的利润可有1万元左右,预计全庄养牛利润能达205.2万元。庄里除了流转出去的土地,还剩有150亩地可以种牧草,非常适合养牛。

  该肉牛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黄文祥是今年刚从广东做生意回来的村民。“以前我在广东从事修理行业,后来看到国家出台了扶贫好政策,所以想回家乡来发展。”黄文祥告诉记者,他们几个有资金、有技术的能人成立了合作社,然后再带领村民入股养殖,采取的是“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牛舍建设先由养殖大户垫资,建成后再由各户根据自己出资养殖肉牛数量按比例承担。

  目前,塘广庄养牛户已有62户,其中有26户贫困户,庄里的贫困户已全部加入合作社。贫困户以政府补贴、贴息贷款等筹资入股,而非贫困户则自行出资入股,年底扣除养殖成本后按股分红。

  据明亮镇党委书记李春亮介绍,该镇还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了广西富林景观公司,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每月可领工资2000元。贫困户除了投资肉牛养殖,还可以在家门口上班,可谓是有了双重收入。

  支部引领发展肉鸡养殖

  “支部引领,企业帮扶”又是上林县另一种帮扶方式。精准扶贫示范点——明亮镇溯浪村板下庄,正是采取这种帮扶方式,按照“公司+支部+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开展了颇具规模的肉鸡养殖。

  近日,记者来到板下庄的肉鸡养殖场,看到一群群鸡正在一片松树林下悠闲地散步啄食。贫困户黄绍光是一位残疾人,也是养殖基地的管理员之一。在他的带头下,庄里剩余的7户贫困户也全部加入到养鸡行列中。黄绍光说,养殖场建设面积有600平方米,今年10月才开始养殖,目前肉鸡存栏达1万羽,投资40万元,年产值达60万元。鸡苗、饲料和技术均由广西上林华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据溯浪村支书李高敏介绍,去年底该村党支部通过上林养殖协会,引进了华牧公司,并借助产业扶贫项目,将价格让利给贫困户。去年肉鸡养殖已在丰庚庄取得初步成功,板下庄是继丰庚庄养殖肉鸡后,成为华牧公司又一个养殖分基地。

  目前,板下庄共有养殖户16户,实行两种混合养殖方式。一种是寄养方式,由党员带头贫困户集资统一建设鸡舍,由公司从基地统一提供中鸡鸡苗、饲料,由公司进行技术指导。每批肉鸡养殖60天,由公司统一回收成鸡,按每只成鸡4元养殖成本支付给贫困户,各贫困户按养殖数量平均分红。另一种是贫困户自己合资散养,即贫困户每户以产业扶持资金5000元入股,在与公司合作寄养的同时,8户贫困户自己出资4万元向公司采购中鸡鸡苗散养,年底扣除成本后按股分红。(记者 冼 敏)

编辑:梁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