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营造人人关心的生态环境
内里庄云里湖景色美丽。 冼敏 摄
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关键在于人。只有每一个村民的意识都提升了,才能达到1+1>2的聚合效应,这比单独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效果更好。
近年来,上林县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生态环境、支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改变了群众面貌
巷贤镇高贤社区的磨庄曾因庄前的大鱼塘四周垃圾堆放成山,连鱼都养不活。如今,这些乱象一去不复返,磨庄还成了全社区的“环境先进庄”。
据磨庄经联社主任磨宗礼介绍,2012年下半年,该庄在上级的扶持下投入50万元,其中发动群众筹措5万多元,并义务投工投劳,把庄前的臭水塘填平,建设污水处理厂、灯光球场和戏台,并种上树木和花草。村民还自筹30万多元,其中青年磨飞宇捐款12万元,硬化庄道1200多米。
记者在磨庄看到,一栋栋漂亮的楼房拔地而起,村道巷道干干净净,房前屋后农具柴火杂物摆放整齐有序,家畜家禽各自关养,感觉空气新鲜宜人。
高贤社区支书张斌说,磨庄现有143户居民,其中就有128户建了139座楼房,各家各户都做好改厕改厨工作,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思想觉悟也在提高,对贯彻落实新农合、精准扶贫等上级政策接受快、完成好。
村民还自觉搞起了村庄卫生。各家各户平时自行清洁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每周还集中大扫除一次。全庄有6个村民小组,各安排1名专职保洁员(监督员),负责平时庄里的环境卫生清洁,督查各家房前屋后保洁情况。
村民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每到晚上,男女老少都自发地到广场跳舞、唱歌,快乐无比。磨宗礼说,庄里有男女篮球队,还有一支由26人组成的业余文艺队,把本村喜闻乐见的好人好事编成文艺节目,利用节假日为村民义演。
促进了农民增收
群众思想落后、观念陈旧、交通闭塞、环境脏乱,曾经是大丰镇云里村内里庄以前的真实写照。如今,不但庄貌变美了,搞旅游有了收入,出租土地有了租金,而且在庄内务工还有工资领,村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近日,记者来到内里庄看到,庄内的污水处理、电缆设施、路灯网络、音乐喷泉、戏台球场、娱乐健身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整个村庄环境优美,空气宜人。
内里经联社主任周汉林说,该庄在骨干的带领下,成功吸引在外创业的周老板返乡,对内里庄投资2000多万元。该庄还在上级的支持下,进行了民房风貌改造、湖泊改造、绿化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内里庄根据自己特有的云里湖水域、山脉和滨岸线的自然风貌,采取公司投资、农民入股的办法,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规划建设一个国家5A旅游区。该项目以农业种植观光园、休闲旅游设施、办公服务设施为建设内容,以生态体验、农业循环、度假养生为核心要素,融生态健康、农业观光、旅游参与、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于一体。目前,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环境的改善,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去年内里庄共吸引了10万多人次慕名前来旅游观光。周汉林告诉记者,内里庄的农民除了用土地入股参与旅游区开发得到固定收入,还可以给公司打工增加收入,加快脱贫奔小康。目前在旅游区就业的固定工有20多人,每人每月工资在2500至3000多元之间;临时工也有20多人,每人每日收入70至100元。
(记者冼敏 通讯员潘永安)
编辑:梁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