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专车"服务试水南宁 一串疑问待解

15.01.2015  15:30

  一名市民搭乘一辆未上牌的“专车”。

在一辆“专车”内部,未设置相关运营、监管标识,只有司机的手机打开在打车软件界面。

豪车、穿西装的司机、为乘坐者开关车门……影视剧里这种“高大上”的服务,已悄悄来到普通市民身边。如今,南宁市民只要通过相关打车软件预约,便可享受这种服务。对于这种悄无声息而又大举入侵的“专车”服务,相关各方如何看待?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体验:“专车”服务有些神秘

1月14日上午9时许,记者通过快的打车旗下的“一号专车”软件叫了一辆“智选型”专车。刚发出请求,很快就有司机接单,软件界面上显示了司机姓氏、联系电话、车辆型号、颜色和部分车牌。

软件显示司机已到达指定位置,但记者并未见到车辆身影,通过电话联系,司机回复称还需要10分钟才能到达。直至20分钟后,一辆未悬挂车牌的银灰色的大众迈腾缓缓驶来,司机招手让记者上车。

为什么你的车不是打车软件中描述的黄色,也没有上牌?”上车后,记者不禁质疑。环顾车内,也未安装任何打表、营运标识,只是司机的手机开着打车软件。

司机说,车是租赁公司刚买的,颜色是“姜黄色”,还没来得及上牌,不过已有南宁本地临时牌。他叮嘱记者系上安全带后,便启动车辆。从聊天中,记者了解到,他不是南宁人,是应聘到劳务公司后,又被派到汽车租赁公司的。这段时间,他每天都能接几单生意。

或许是记者的提问让司机起了疑心,他开始以“公司规定要司机安心开车”为由,不再搭理记者。十几分钟后,记者到达目的地。“有发票吗?”“有,公司可以开。”“你们公司在哪里,叫什么名字?”“我要遵守公司纪律,不能告诉你。

到达目的地后,手机软件显示这次打车行驶18分钟,里程5.9公里,原价41.1元,使用15元优惠券后实收26.11元。点评此单行程后,软件屏幕显示又收到10元优惠券,这样算下来,此次行程共计花费16.11元,比叫出租车还便宜些。不过,如果没有优惠,“专车”的价格将是普通出租车的2~4倍。

一问:南宁“专车”来自何处

目前在南宁市道路上跑的“专车”悬挂的都是南宁本地牌照,这些档次不同的“专车”都从何而来?

记者先后联系了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南宁市场负责人,均被告知所有采访都要联系总部。快的打车“一号专车”公关总监叶云在电话中向记者强调,他们所有的车辆均来自第三方正规汽车租赁公司。滴滴打车媒介经理周长新也表示,为了确保安全性,滴滴专车的车辆来自于正规汽车租赁公司,司机也均来自于正规的劳务公司。不过,他们均婉言拒绝透露南宁本地的合作公司名称,以及“专车”数量,表示这属于公司内部机密。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南宁本地一些网站上,有一家南宁快易达汽车服务公司自称是“滴滴专车”南宁地区合作机构,正在招募带车司机。在2014年12月底的一则招募启事中,招募要求为“B级车以上车型,如天籁、凯美瑞、迈锐宝、索纳塔、锐志、昊锐、帕萨特、迈腾等车型,车龄要求5年内、10万公里内,车牌必须为桂A”,“司机开车技术娴熟,熟悉南宁路况,无不良嗜好,懂得基本商务礼仪”。

今年1月12日,该公司再度发布帖子进行第二批招商加盟,招募对象变为经济型车主。加盟条件为合资品牌三厢车或越野车,车龄不得超过4年或8万公里,车牌为桂A牌照。“欢迎广大私家车主、车队加盟我们,上班无时间地点限制,全职兼职均可”。

帖子内还表示,“自今年1月6日滴滴专车南宁站开通后,社会反响强烈,报名的300余辆中高档私家车全部踊跃上线抢单。”1月13日、14日,记者就此多次电话联系快易达公司负责人,对方均拒绝接受采访。

二问:“专车”有无营运资质

14日中午,南宁市民梁女士体验了一把“滴滴专车”服务。她在手机下单后,很快就有一辆奔驰车接单。9.4公里的路程,总价47元,减去优惠券和返券,她实际花费22元。“车很新,司机开得也很稳,而且有礼貌。”她说,下次有机会她还会选用“专车”。

市民对“专车”在好奇之余,多持肯定态度。但被“专车”直接冲击生意的出租车司机群体,却多发出质疑声音。

南宁出租车司机韦师傅说:“我们跑出租都要交份子钱,他们却不用交,凭什么?”他表示,虽然目前南宁市场的“专车”还不算多,但如果政府不禁止,很快就会多起来,“到时我们出租车哪还有生意?

另一名的哥黄师傅说,他仔细了解过“专车”服务,出租车虽然不如“专车”豪华,但起码有管理有监督。他指着副驾驶位置上的监督卡说:“要是我们和顾客产生纠纷,顾客还可以电话投诉,那些‘专车’有吗?”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号专车”最方便的投诉方式便是拨打其400电话,但记者连拨几次,都显示客服忙,未能接通。

挂靠租赁公司的私家车可以作为“专车”上路营运吗?对此,南宁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暂时不好说”。他透露,“专车”服务算不算黑车,目前广西还没有统一的规定。“虽然近日交通运输部已经表态,将租赁汽车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并根据乘客意愿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服务具有积极作用,但很多具体细则还没出来。”他表示,从个人角度并不建议市民乘坐“专车”,“这种车辆一旦发生事故纠纷,行业部门很难监管,对乘客来说,自身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