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苦功让专利变成真金白银
一事一议
巨 亮
据《广西日报》报道,2012年以来,广西发明专利受理量、授权量和拥有量增长率等三项主要指标,连续4年位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全区专利受理量突破10万件大关;2014年广西专利综合实力指数在全国排位由第27位升至第21位;2015年广西发明专利受理量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名。
这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过去这5年,广西在推动全民发明创造、激发地区创新能力方面是下了苦功的,光是投入的专利专项资金就达2.2亿元。发明专利三项指标能跻身全国前列,足以证明党委、政府的功夫没有白费,证明八桂儿女不乏英才。
然而,为此欢呼雀跃还为时太早。广西跻身全国前列的这三项指标中,“转化率”一项依然没有冒头。也就是说,我们所拥有的那些发明专利,在最终转化为生产力、变成真金白银方面并不突出。
其实,发明专利转化率低并非广西“专利”。据报道,目前我国的科技人员总数列世界第一,多达3000万;从事科技研发的人员列世界第二,达106万人。每年至少有3万项科技成果问世、7万项专利成果诞生。但非常遗憾,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有一成,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另外九成的科研成果,都“冻在冰箱里”或“锁在实验室里”。
科研成果转化难,主要难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明专利与市场脱节,闭门造车,不具备应用价值,最终沦为伪专利;二是有应用价值的发明专利走向市场的有效途径太少,最终无法发挥作用。
为打通科研成果与市场应用之间的管道,我国早在1996年就颁布实施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又根据形势变化作了新修订,其中规定“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其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比例不低于50%”,这个比例在修订前仅为20%。
但是有专家指出,仅有法律的“上层设计”远远不够,还要破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体制桎梏,如重理论轻应用的考核制度、获取报酬的繁杂流程,同时要建立起科研与教学两不误、科研成果转化风险处置等一系列配套机制。
创新被列为新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足见其重要性。广西5年来依靠引进的26项发明专利技术,新增了近8亿元的产值;依靠19项荣获中国优秀奖的专利,创造出超过150亿元的经济效益。我们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还有成千上万的专利在“睡大觉”。唤醒它们,让它们充实广西的金山银山,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事。如何下功夫,正考验各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