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成最活跃对话伙伴 各方吁金融支持升级产能合作

03.06.2016  21:03
      中新社南宁6月2日电 (杨陈 钟建珊)“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东盟对话伙伴关系中最活跃、最强劲的一组关系。当前,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之中,金融支持将成为推动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2日表示。
 

  当天,2016中国—东盟产能合作高层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金融支持成众多与会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中国连续六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四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在论坛上指出,加深中国—东盟区域内金融合作,拓展基金、信贷、保险等各类融资渠道,降低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汇率风险和企业成本,是实现双边产能合作的重要着力点。

  “我们要充分发挥各国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积极作用,加大对产能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有效整合政府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资源,为产能合作提供全方位综合支持和服务。”杜青林说。

  “东盟国家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体量和规模都很大,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本地公司崛起。”新加坡国家能源市场管理局董事白学敏在论坛上表示,“这些企业在融资方面十分缺乏。印尼、菲律宾、缅甸、柬埔寨等国的能源项目建设,都迫切需要国际资金,特别是中资的支持。”

  白学敏的话得到了东盟与会者的积极响应。在当天的论坛上,缅甸商务部常务秘书长多昂敏、柬埔寨发展理事会副秘书长谢无敌等纷纷就本国的投资环境进行推介,并向中国企业赴缅、赴柬投资抛出“橄榄枝”。

  谢无敌更是直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柬埔寨带来了很多商机,“我们希望中方的企业能够继续在柬进行投资,为我们带来强劲的、可持续的双边贸易。”

  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全球贸易下滑趋势明显的当下,抱团取暖,深化产能合作,无疑成了各国互利共赢的重要渠道。金融支持,则成为实现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一环。

  杨秀萍建议,各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本币进行结算,降低交易成本。

  中国银行副行长高迎欣说,创新的融资方式将为产能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其中既包括官方资本平台,还应大力推动社会资本的参与,此外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也将起到适当分散项目风险的作用。(完)